李宏军教授:走在抗新冠前线 用互联网影像学造福更多患者
1月30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2020 第一版)》,该指南由法定传染病医学影像学专家,法定传染病医学影像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基者,高博医疗集团顾问专家李宏军教授领衔,传染病影像专委会专家放弃春节休假,汇集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41名影像学专家编写,又经过15位主任医师组成的质控组严格审核,达成共识后发布的,从疾病发现到指南颁布总用时不到一个月。为临床诊疗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图表1 新型冠状病毒影像诊断指南中文版
图表 2新型冠状病毒影像诊断指南中文英文版被国内外网站转载
图表3 新型冠状病毒影像诊断指南中文英文版被美国专业网站转载
指南发布的第二天便收到了临床医生的积极反馈,有些医生呼吁推荐CT影像上升为目前2019nCoV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
专家表示,虽然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冠肺炎的无创性检查,也是金标准。但是也有缺点:
第一,核酸检测耗时一般24小时出结果,如果是阴性患者,可能要重复采样,这样就会延长确诊时间,时间的延长,就会增加病毒的进一步播散;
第二,虽然核酸的检测阳性特异性高,阳性代表确诊,但是有一定假阴性率,主要是由于试剂盒研发时间短,采样人员短缺。
以上缺点难以应湖北省对大量密切接触者、家庭留观人员等。至于假阴性率到底多大,各家试剂盒不一样,也没有大数据支持,很难估计。
胸部CT检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直观的特点,CT虽然不是诊断新冠的金标准,但可以快速成像,迅速获得结果,发现异常提前隔离,疫情当前,宁可错杀一千的原则,也不能让带菌者进一步传播。
同时,CT检查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在新冠病毒肺炎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快速诊断,及时收治,新药研发,有效隔离,互联网医疗等诸多举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远程医疗在春节后发挥了极大的服务新冠肺炎之外新老患者的作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接诊问诊、机器人接待……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人类的新一代守护者。
全球感染影像学学科开创者李宏军教授不仅在影像学领域走在全球前沿,在影像学与远程医疗大数据结合领域,更是先人一步。李教授早在2018年4月便与高博医疗集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团队开展合作,独创性地将感染影像学引入血液病诊疗,为感染高发的血液病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用药,并搭建了云医疗云影像平台服务更多医院与患者完成影像会诊专家手机端IHE建设,打通会诊服务,在新冠疫情下,为患者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个人简介:李宏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批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首批215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国际传染病放射学学科体系的奠基者。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授予“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被北京市科委及总工会授予科技领军人署名“市级科技创新工作室”。2019年获得“名师带徒”和“人民好医生”称号。
研究方向:感染与炎症影像学,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现任职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系副主任;
Journal :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Host by Elsevier)国际英文杂志主编;
Weliy BMC Neurology 欧洲国际英文杂志副主编
学术兼职:
中华放射学分会传染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感染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传染病影像管理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装备协会普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影像专委会 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