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论健|燃石医学CEO汉雨生:“无中生有”地跨越少年时代

2020
06/17

+
分享
评论
闫荣伟 / 健康界
A-
A+

燃石医学IPO首日,股价收涨近50%,汉雨生也因持有公司17%的股份而身价飙升。

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身价已超二十亿,你最想做什么?

兴奋地起床,或许是多数人的选择。

但汉雨生的回答也许令你意想不到:再睡一觉!

直接,却也真实。为庆祝公司6月12日晚九点半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他轮番在不同场景下满足着每一位员工的合影需求,不时地摆出各种各样的POSE;同时,还要及时回复各类祝贺信息,甚至还发出了一个8888元的私人大红包,心情大好,high到凌晨。

累,并快乐着,一如六年来的艰辛创业路。幸福只是一个点,奋斗却是一条线。“创业中蜕变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但每一次组织的变化,每一次高管心理的蜕变,对我来说,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幸福基因”汉雨生说。

北京时间6月13日,是燃石医学IPO首日,当天股价收涨近50%,市值达25亿美元,成为肿瘤NGS检测第一股。作为燃石医学的创始人、CEO,汉雨生也因持有公司17%的股份而身价飙升。

“高兴两天就可以,后面该干啥还得干啥。”上市庆典结束后,汉雨生向健康界复盘了他带领团队“无中生有”的那些燃情岁月,而六岁半的燃石医学,也跨越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双向发力”切入肿瘤基因检测

很NICE,也很理性。这是汉雨生留给“小石头”们的印象,他在上市敲钟后发布的致《全员信》中,称呼所有员工为“小石头”。

创业之初的2013年年中,“小石头”只有5人。作为领头“石”,汉雨生阅历最丰富,他不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的专业背景,而且在29岁时就任职BioTek(美国伯腾仪器)中国区总经理,随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MBA,毕业后加入北极光创投,投资了华大基因等基因测序企业。

因为有了上述企业管理和投资案例等多种经验,汉雨生曾要求每个联合创始人在加入团队前,“先为燃石投资100万”。“一点财务能力都没有的人,创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可能会过度看重短期利益。”汉雨生如是解释。

理性选人之外,创业方向的选择也一样深思熟虑。在北极光投资医疗行业的过程中,汉雨生敏锐地意识到:精准医疗的发展,会让肿瘤基因组大数据成为风口。比如2010年底成立的基因检测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最早将二代测序技术(NGS)应用到临床,2013年便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汉雨生看来,Foundation Medicine的模式,放在中国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中国的肿瘤患者基数更大,可以获得更多的样本。“燃石成立时,就想做一个像Foundation Medicine这样的公司”汉雨生说。

2014年1月,全球领先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供应商Illumina发布了新款高端基因测序仪,可以准确测出全基因组序列,成本不到1000美元。看到此消息后, 汉雨生便大胆提出,去跟Illumina谈战略合作。这种想法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企业来说,在行业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2014年10 月,燃石医学真就与Illumina达成临床肿瘤市场战略合作,开发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操作简便的肿瘤分子诊断试剂盒。作为合作的一部分,燃石医学将提供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以及数据分析软件,同时燃石医学可以用Illumina的仪器,一起在药监局报证。如此谋划布局,也让燃石医学三年后成为国内第一家拿到肿瘤NGS检测试剂盒的企业。

在燃石医学布局肿瘤NGS的同期,同类企业如世和、臻和、泛生子等国内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他们多是借鉴美国模式,通过布局中央实验室进行临床应用,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医生建立科研合作。以燃石医学中央实验室为例,目前已经与国内602家医院的4162位医生建立了联系,并向阿斯利康、强生、拜耳、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基石药业等药企提供中央实验室和伴随诊断开发服务。目前,中央实验室收入已经成为燃石医学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2019年达到2.76亿元,占比达到72.4%。

虽然中央实验室收入已成当前的主营业务收入,但汉雨生却认为,基于中国模式的NGS格局,未来会伴随着行业规范化而成长,而将肿瘤NGS检测带入医院才是市场的终局趋势。基于这样的判断,燃石医学从2016年开始就成立了专属的入院团队,在院内细分市场还是空白时,就进行院内耕耘,从而为燃石开拓院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历经42个月,我们终于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非常自豪的把这条路走出来了。”汉雨生说,2017年燃石医学和安捷伦科技公司开始合作开发专属于院内市场的NGS全自动文库制备系统Magnis BR,以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早地基于NGS检测结果制定精准治疗方案,Magnis BR已于2019年11月推出并开启市场推广。

正是因为这些提前的判断和布局,燃石医学在院内市场捷足先登。燃石医学招股书显示,院内检测收入占比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3月31日,燃石医学已经将NGS检测落地全国44家三甲医院病理科,2019年院内收入占总收入的23%。根据灼识咨询(CIC)新近发布的行业报告,中国NGS的癌症治疗方案提供商市场的医院细分市场中,按检测患者人数,燃石医学2019年的市场份额达79.9%。

至此,燃石医学形成了“临检+入院”双向发力的商业模式,通过中央实验室的临检模型解决小型医院的需求,而通过入院模式解决大型医院的检测压力。对于这两种模式的相互补充与此消彼长,燃石医学COO揣少坤认为,中国NGS肿瘤的渗透率,目前入院和外送渠道加起来只有6%。因此,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这两条渠道一定会共同快速地持续增长。

在院内外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燃石医学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长。燃石医学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燃石医学研发投入分别为1.05亿和1.57亿人民币,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0%和41%,占各项开支中最大比例。由于大量研发投入以及市场和销售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燃石医学2017-2019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分别为1.31亿、1.77亿和1.69亿人民币,但燃石医学并没有用减少研发投入来换得净利润扭亏。

在生物医药领域,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具有长远投资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汉雨生预见,NGS技术将逐渐成为肿瘤医疗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维度。因此,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实是在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储备力量。

不可否认,肿瘤基因检测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赛道,进入者众多,但汉雨生却认为,行业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如果你有自己的战略模式和组织人才,每个公司的方向是不太一样的。”在他看来,在目前的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排在前面的七八家公司占了市场80%的市场份额,跟几年前有几百家公司同做这一市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一直坚定看好并深度布局基因领域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A+轮就投资了燃石医学,并在此后每一轮都不断加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杨云霞对健康界表示:“作为燃石医学的重要股东之一,红杉一路陪伴它努力打造技术科研优势和优质齐全的产品线,成长为肿瘤诊断相关领域的领军企业。相信在汉雨生及管理团队的带领下,燃石医学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创新产品的开发,让高质量NGS检测惠及更多肿瘤患者,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以“一管血早检”绘制第二曲线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死亡率占居民全部死因将近24%,而且这一数字在近十几年来均呈上升态势。另外一份来自CIC的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新发肿瘤患者约60%都是晚期患者,而同期美国新发肿瘤患者中,70%是早期患者。

数据的攀升与中外差异的对比,说明我国人群目前对癌症早发现还重视不够。事实上,肿瘤发现越早,越可增加成功治愈的机会。因此近年来,癌症早期筛查这一项目开始进入公众视野。CIC的行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癌症早检的总市场潜力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

有痛点,有市场,但也会受制于技术的精准和便捷。在很多情况下,要做一个早期筛查,需要把CT、核磁、B超、胃镜、肠镜等手段都做完,还要再加一些标志物的检测,而且核磁等筛查过程中还要面临漫长的排队/预约等待过程,胃镜和肠镜还会伴随着一定的痛苦。这种早检的体验,可能精准但并不“友好”。于是,汉雨生大胆设想,是否能有一种便捷的癌症早检方法,同样可让患者有更大的获得感。如是,则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机会。

这样的方法,燃石团队最终还是攻克了。“当我们发现,表观遗传学、NGS和机器学习三者结合,使得泛癌种的一管血做癌症早检成为可能时,我们决定布局癌症早检领域,开辟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并在人员上、资金投下重注。”汉雨生说,燃石医学几乎从零开始做技术,针对癌症早检市场做了全流程的创新。比如基于甲基化这条路线,进行了8000人的验证试验、单癌肿和双癌肿的验证试验。

基于对癌症早检市场的看好,国内约有一半的基因检测公司都涉足了这一领域。对于当前的竞争状况,汉雨生表示,“毫无夸张地讲,在肿瘤早检领域,我们面临的技术挑战,几乎与这个市场的前景呈正比。”

这也是燃石医学重金投入技术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2020年5月7日,燃石医学启动了超万人前瞻性泛癌种早检研究“PREDICT”,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这一研究的牵头单位,樊嘉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汉雨生表示,PREDICT研究预期纳入超过14000例受试者,研发投入达1.8亿人民币。而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癌症早检技术的研发就是主要的用途之一。

除肿瘤NGS和早检外,燃石还在布局第三条业务线,即肿瘤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汉雨生对健康界表示,精准医学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靶向药、肿瘤基因检测都成为了必须。谁能在这个生态圈里做得更好,谁就更能使其他人获益。因此,构建肿瘤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也将成为燃石医学的未来发力点之一。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在上市敲钟当晚发出的致《全员信》中,汉雨生如是说。在他看来,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只有十年历史,目前仍处在行业发展最初期。人才的涌入,技术的创新,资本的追捧,都在让这个行业加速成熟的同时,不计其数的真假机会也摆在了面前。

乱花渐欲迷人眼,真正的考验永远是下一步的选择。面对选择之难,汉雨生说他坚守的是三个原则,一是分清“趋势”和“时尚”;二是对人才永不满足的贪婪;三是坚持不懈的价值创造。

从中国肿瘤NGS第一证,到NGS赴美第一股,汉雨生一直很理性地看待这些节点。“我从来没有想说自己是第一,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去执行,只是碰巧做了第一。”

在他看来,NGS与肿瘤的结合,发源于美国,兴起于中美,未来必将繁荣于全球。因此,他给燃石医学定的愿景是:做世界医疗行业的一极!

一极虽远,但已起航。

健康面对面:

健康界:燃石取名来自于6500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希望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结构。那么,你最想改变行业的什么问题?

汉雨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肿瘤治疗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标识物被检测出来,肿瘤精准治疗的上市药物也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整个患者的治疗,处在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因此,我就一直想重构肿瘤治疗的生态圈,进而推动行业变革。

健康界:燃石医学成功上市,是否有可能引发一轮肿瘤基因检测公司的资本热潮?

汉雨生:资本市场是给企业助力的燃料,就像我们从小长大一样,要上小学、大学,然后还要去工作。对于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来讲,也是类似的情况,我们到了什么时间节点,就该做什么事情。燃石走到了这一步,其他公司想要良性发展,也会选择这条路。至于会不会形成上市大潮,这个事我还真没法判断。

健康界:你是如何看待健康科技对于生命的助力作用的?

汉雨生:未来20年,可能会有一些新生的行业逐渐成为主流。比如在基因合成技术下,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让人的脑容量会扩大几十倍,这会让人类这个物种变得更伟大。因此,我们不光要从生命的长度去考虑,还要考虑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要考虑在更长的生命之涯中,对社会贡献了什么样的价值。

健康界:当你在独处的时候,通常会做些什么?

汉雨生:我通常会发散思维去想事情,这个时候可以是“洗澡时间”,也可以是“马桶时间”,我会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未来的拼图,直到某一个时间节点,当有了足够多的信息积累的时候,就会发现脑子里的拼图拼完整了,战略往往就足够清晰了。

健康界:你是如何平衡辛劳工作和健康身体之间关系的?

汉雨生:工作对于我来讲就是娱乐,因为总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会激发我的兴趣。我原来爱好比较多,网球、摄影、滑雪等,但是现在,这些东西全都淡出了。因为我发现:只有创业这件事情是最好玩的。

健康界:经历此次疫情,你的健康观发生了改变吗?

汉雨生:并没有。我们的使命一直是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我也一直对生命充满敬畏,坚持科学驱动。我的座右铭一直是:扩展生命广度,寻找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我微信的签名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基因检测,燃石医学,肿瘤早检,IPO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