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AI四小龙的医健布局

2020
08/17

+
分享
评论
德江 / 健康界
A-
A+

近年来,BAT、华为、科大讯飞等一批科技公司也陆续推出了医健AI产品,以期抢占这块巨大的蛋糕。

新冠疫情让人们重新意识到AI的价值。

马云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WAIC)上曾表示,去年还有人在争论机器会不会取代人,担心影响就业,现在反倒是希望机器尽快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让机器冲在前面,避免人类接触感染新冠病毒。

据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称,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五大方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预测。据IDC统计数据称,到2025年AI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医疗行业将占总值的五分之一。近年来,BAT、华为、科大讯飞等一批科技公司也陆续推出了医健AI产品,以期抢占这块巨大的蛋糕。

6月19日,工信部科技司在官网公布了在科技抗疫中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凭借AI测温和肺炎CT影像辅助诊断产品,一起入选。

以计算机视觉(CV)技术起家,在AI领域深耕多年,被视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AI四小龙”,在AI医疗健康领域有何布局,健康界进行了盘点。

商汤科技:已推出8款AI医疗产品解决方案

商汤科技布局AI医疗已有两年多的时间。

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副总裁张少霆公布了公司AI医疗平台级产品“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

据商汤科技称,基于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目前其智慧健康业务已推出8款产品解决方案,服务9个不同科室,覆盖超过13个人体部位和器官,疾病检出敏感性高达97%,提高医生诊断效率50%以上。商汤科技方面告诉健康界,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产品本身目前主要聚焦于医学影像领域,除此之外商汤智慧健康针对医疗大数据分析、精准医疗领域还有专门的解决方案。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主要辅助消化道病理的诊断与分析,通过AI大批量、快速处理图像数据,将传统的消化道病理诊断人工判读升级为智能辅助判读方式。产品能够将单张消化道活检组织病理切片的阅片时间至少缩短60%,医生出具诊断报告的时间从过去的5天缩短到3天。产品对消化道类高危病例检出率可达到100%,排阴率超过80%,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病理筛查效能。

近日,张少霆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认为,要落实医生的需求,医疗AI的工作要做好两方面:用算法能力解决长尾问题,以及丰富产品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因此商汤采取了平台化的产品策略,一个平台之上搭载丰富的AI应用,从而单台产品实现赋能全院临床,同时也可以通过搭建智慧影像中心赋能区域级别智慧化医疗建设,提升医疗新基建的效率和效益。

依图科技:率先将AI用于医学影像

“AI四小龙”中,依图科技率先将AI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

依图科技创立于2012年,2016年成立子公司依图医疗,开始布局医疗业务,并将AI技术用于医学影像分析。

在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年会上,依图医疗首次对外发布“人工智能+医疗”全链路医学研发平台,覆盖胸部CT、电子病历、乳腺钼靶/超声、神经系统MRI、临床决策支持平台、科研辅助平台等领域。

如今依图医疗仍在继续布局和拓展医疗业务,2020年3月,依图医疗的运营主体发生工商变更,其经营范围新增一类、二类医疗器械的销售(一般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项目)。目前,依图科技已推出一套“care.ai®医疗智能全栈式产品解决方案”。

去年8月,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曾透露,依图医疗的AI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落地全国300余家三甲医院,并在部分省市完成县市级区域医疗中心覆盖。

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在WAIC 2020上演讲时表示,AI目前可以通过阅片来得到医学属性、特征等信息、辅助医生诊断,依图在疫情期间研发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就是如此。未来,AI还要通过进一步发展知识图谱等技术,通过关联千万节点之间的关系,走向高阶认知智能。

云从科技:“做扁鹊的大哥”

2018年,云从科技以大健康为切入点开始进军医疗健康领域。

云从科技创新智慧物联总监吴媛告诉健康界,最初他们收到了一些医疗行业合作伙伴的需求,例如纸质资料的OCR文字识别,以及轻问诊涉及到的垂直场景的语音识别和NLP(自然语言处理),“我们会做一些技术侧支持”。由此,依托AI技术及行业合作伙伴,云从科技逐步拓展了其医健业务。

目前,针对医闹、盗窃、安保等医院安全管理问题,云从科技推出了一套“医院综合管控解决方案”。在案例方面,通过与通信运营商、行业渠道等合作伙伴合作等,云从科技的系列产品方案在山东、河南等地区落地的医院已有上百家。  医院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架构图 图片来源:云从科技

医院综合管控解决方案,可以分内、外两块。

对外,服务患者就医。比如通过人脸识别来取代原来的手环、病历本等,做到“一脸就医”,因为用户在网上预约就医,线下就要核验身份。通过刷脸就能实现整个就医场景的闭环。目前,云从在河南安阳一家医院落地了“刷脸就医”的闭环。

对内,服务医院整体的管理。医院的出入口、人和车怎么关联智慧导航、楼宇门禁和重点实验室的毒麻柜管理,都需要卡+人脸双认证。此外,在医保控费方面,可利用医院的摄像头联网来监控、识别盗刷医保的高风险人物。

据吴媛介绍,按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设想,其AI医健业务的定位是“要做扁鹊的大哥”,能够防患于未然,做好疾病的事前预防。不是像扁鹊一样去收治重症或晚期患者。这也是云从科技没有投入太多科研技术力量在医学影像分析上的原因。

“例如,如果IoT设备的参数足够灵敏精准,每天给你测体温等健康数据,那么我们的AI系统就能根据体温或其他表象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你会有哪些疾病的倾向率。如果AI监测到你的健康状况达到临界点,会提醒你去医院做进一步诊疗。”吴媛说。

从大健康的大数据着手,涉及很多上下游的设备感知数据,包括各种应用场景以及设备民用化的推广,这是云从在医健领域的长远规划。所以现阶段,在整个医疗领域,云从更多的是把其在安防领域积累的能力和经验迁移至医院场景,为医院的智慧化管理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研发AI测温系统参与防疫

“AI四小龙”中,旷视科技是唯一没有涉足医疗业务的公司。

新冠肺炎爆发后,旷视科技开始着手利用AI技术助力防疫,并推出了“AI智能测温综合解决方案”。

据机器之心称,旷视AI智能测方案温实现了“精准测温、人温绑定、自动预警、全域掌握”。具体来说,红外光+可见光双重验证测温;通过人脸识别,公众无需摘下口罩;依托视频图像大数据,可辅助追踪疾控防疫传染路径中数量多、排查困难、社会成本高的疑似对象,还可进一步确认其身份,实现了疫情期间全域掌握。

AI智能测温方案概述 图片来源:旷视科技

在落地应用方面,北京海淀区使用了其AI测温系统对高温人员进行筛查。旷视科技方面告诉健康界,暂时还未落地到医院场景。

短评

整体来看,“AI四小龙”在医健领域的布局,主要围绕其传统CV优势。除了药物研发外,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疾病预测这四大AI医疗应用领域,“AI四小龙”或多或少都有相应布局。

目前,商汤科技和依图科技已经涉及医疗核心的诊疗环节;云从科技从IOT、人脸识别切入,旷视科技从测温切入,基本围绕医疗健康的边缘业务。对于“AI四小龙”的医健布局,健康界将持续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AI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计算机视觉CV,AI测温AI影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