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扩增279家定点医院,向基层、民办倾斜的风险与价值

2020
09/07

+
分享
评论
码万祺(特约) / 健康界
A-
A+

将更多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场景里刺激公、私立医疗机构之间发挥竞合作用,有利于缓解群众在基层看病难问题。

8月中旬,武汉市医保局对外宣布:经过网上受理、初审、现场勘验、专家评审、公示等一系列程序,917家医药机构将纳入武汉市医保定点。全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总数达到7309家。这是近年来武汉最大规模认定新的医保定点。917家医药机构中,包括279家医院。279家医院中,面向基层服务的医疗机构249家,社会办医疗机构216家。

武汉市医保局澄清回应:此次249家面向基层服务的医疗机构只要纳入医保定点,在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时,在诊疗项目、药品、医疗服务等方面就要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实施统一价格,不得进行高收费。经办机构将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履行协议情况的监督管理,有违反医保协议约定的内容,将按照协议约定追究违约方责任,纳入定点“能进也能出”。

武汉市医保局此项举措,对应着改革背景与要求。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1、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2、要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接下来,我们就“积极扩大医保定点医院数量,并且向基层、民办医院倾斜”尝试做一些辩证分析。

一、最大亮点就是认可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基层发挥作用

全国抗击疫情期间,国家医保局率先提出医疗机构对新冠病毒确诊、疑似患者”先救治、后付费“的经验做法,武汉这次大举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特别是较多比例的民营医院集中纳入医保定点,或许也有“先纳入、后监管”的特点。结合国际比较经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不论公立医院还是民办医院,都全面可被吸收进入医保定点管理。相比之下,国情不同,我们目前向那个方向发展有相当一段距离。

据现实数据统计,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超过公立医院,但在住院、门诊服务量上未能完全发挥出应有作用。借助武汉市医保局此次地方增补定点医疗机构的探索行为,应能看到政策部门鼓励社会办医并给出资源实惠,对民营医院为代表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来说,是机会、更是责任。

将更多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场景里刺激公、私立医疗机构之间发挥竞合作用,有利于缓解群众在基层看病难问题,同时照顾医疗投资增长的合理节奏(一方面抑制过快投资,一方面存在投资不足,这两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二、隐含意义是将牵引数量众多的民营医院亲近新医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保,医疗,定点,民营医院,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