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主张 | 湖州市中心医院马岳峰:打造服务闭环,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在建设浙北医学中心的过程中,既要建设学科高地高峰,又要强基层。
2020年10月9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也是湖州市中心医院新医院(浙北医学中心)正式全面向患者开放的第一天。
成立浙北医学中心一直是湖州市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独特的区域位置和环境优势,决定了湖州的定位:健康城市、生态城市。
作为湖州市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市中心医院必须回答这样一个时代命题:医院如何在新形势下取得可持续发展?日前,湖州市中心医院院长马岳峰接受健康界专访时回答了这一问题。
贯彻互联网+,实现一网到底
“还蛮快!我们八点多来的,现在十点多,已经检查完,药也拿到了,回去准备午饭也来得及。”市民孙先生是陪母亲来复查的。今年8月,62岁的母亲在老中心医院做了肺结节手术,因为最近有点咳嗽,所以提前来做复查。
“我昨天就在手机上帮她预约挂号了,早上坐公交车过来,时间正好。”孙先生说,提前挂好号了,基本不用等,而且现在是叫号扫码到医生办公室看诊,也不用担心有人插队,站在边看诊同时就帮着预约好CT,时间又节约了不少。
“诊间预约我们医院早就实行了,现在我们的小车物流、智慧药房等现代科技设施,也让看病更加方便了。”马岳峰告诉健康界,在早晨,住院病人需要检测的血液样本就通过小车物流从各个病区集中运送到检验中心,然后通过生化免疫流水线,进行自动扫描,分类检验,极大的缩短了以往人力输送和出报告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门诊患者等待检测报告的时间。
目前,湖州市正在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据马岳峰介绍,为此,湖州市中心医院推出各项便民惠民举措:如完成“医银通”门诊、急诊、病区全覆盖,医保、自费、特殊病种全覆盖,跨省异地结算全覆盖,实现在自助机上查询、付费、预缴费、结算功能,自助机结算率达80%,使用急诊先抢救后付费系统等。
尤其是日前推行患者身份唯一号管理模式,将患者身份信息与院内所有诊疗信息一一对应,最终归档在1个唯一号中,通过唯一号主索引平台可轻松查到患者所有信息,便于诊疗服务和追踪随访,同时也有利于AI智能信息抓取系统的建立。
根据“医疗+互联网”的实践,湖州市中心医院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打造在线诊疗APP平台,解决就医过程中的难题,简化就医流程,节省就医时间,增强患者就医好感度和便捷度。
通过该平台,患者可以实现院方认可的线上问诊咨询服务,突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及时解决患者当下的问题,建立医生与患者的长期联系;利用平台上的“病历复印”功能,解决“病历找不到”的麻烦,保险公司也可以直接在线上提取被保人的就诊病历,实现快速理赔;针对异地患者就诊后携带药品不方便的问题,可以利用平台上的“处方外配服务”,在当地药房实现“中心开方、本地取药”。
马岳峰还表示,湖州市中心医院还在探索建设“互联网医院”,开展在线诊疗、合作医院间互联互通、远程医疗、综合支付、掌上医疗及打通医患链六大服务,实现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取药更智能、住院更省心、急救更快速、商保理赔更方便、病案复印零跑腿、转诊更顺畅、网络门诊十大功能,实现“一网到底”的建设初衷。
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战略
在人才培养方面,湖州市中心医院实施“送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医院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医院学科与上述高校附属医院优势学科全面对接,后者的专家可以来湖州市中心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前者的医生也可以去附属医院进修和学习。
除了与国内的知名院校合作之外,湖州市中心医院还将专家、主任们派送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访问、交流、进修。近几年下来,湖州市中心医院已经派出了110多人到国外学习,“让自己的医生去国外学习,对于我们重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为加大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设立青年英才项目,每年资助20位年轻科研人才开展基础科研工作。大力推进动物平台建设,已和市药检所达成合作共建浙北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估计2021年1月份便可以投入使用。
通过上述措施,湖州市中心医院已经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三支优秀专才(医教研),并形成一个体系的“131”人才培养工程初具成效。马岳峰告诉健康界:“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才能打造人才‘高地’和学科‘高峰’,为浙北医学中心的目标打好基础。”
除此之外,湖州市中心医院还设立了南太湖讲堂,通过邀请国内相关知名学者和管理专家前来授课,提升医院学术氛围,扩胸明目,激发医院员工创新和求变的新活力。
上联下接,打造浙北医学中心
本着湖州要成为“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要求, 浙江大学、浙大二院与湖州市委市政府、湖州市卫健委决定依托湖州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浙北医学中心,充分发挥和整合名校、名院与政府的资源优势,立足浙北、面向长三角辐射周边省市, 通过创新发展和现代精细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创新省市级综合医院合作模式,构建整合型省、市、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湖州高水平建受成长三角市域医学高地、建设健康中国先行示范区,为全国深化医改工作贡献“湖州-浙二”模式。
在建设浙北医学中心的过程中,既要建设学科高地高峰,又要强基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此,湖州市中心医院在加快推进资源下沉的同时,不断创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牵头成立湖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带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例如,2015年10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对长兴县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托管,让基层民众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马岳峰称。
2015年10月下旬,长兴县人民政府与湖州市中心医院签订对长兴县第三人民医院深度办医合作,中心医院随即选派了优秀管理人员前往长兴三院担任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长和护理部主任等职务,全面托管长兴三院,让基层民众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
而在患者就医方面,马岳峰表示,未来医共体建设,要进行慢病分层,把高危的患者送到上级医院,把中低风险的患者留在社区医院。“有些患者可能会有顾虑,不信任社区医院的医生,那我们就派自己的医生到下级医院就诊,让患者放心。”
相比之前各自为战,湖州市中心医院在建设医共体过程中,要求每家社区医院因地制宜,与上级医院紧密合作,共同形成一个服务闭环,这样整个地区的医疗水平才会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也能够巩固浙北医学中心的领头羊作用。
在建设浙北医学中心征程中,湖州市中心医院也已经初步确定了建设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肿瘤中心、创伤中心和代谢病中心建设为近期的临床重点工作。
马岳峰告诉健康界,今年该院卒中中心已经被授予了湖州市唯一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获得浙江省优秀胸痛中心质控奖。而由马岳峰牵头创伤中心的建设,也将整合医院各优势学科,联合湖州市各大医院,建立全市院前院内院后一体化创伤急救网络,提高创伤病人的救治率。
代谢病中心(MMC)则直接对接浙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省级临床研究中心,采用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新型1+X模式管理代谢病包括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等常见慢病,旨在搭建湖州市代谢性疾病管理的大平台,将三县两区的代谢病做到均质化,全方位,全程管理,目前已经完成装修,12月底将正式启用。
实施“三Q”专项行动,保障患者医疗质量
另外,据马岳峰介绍,该院还对手术患者推进“全周期管理(sequentially)、全流程优化(quickly)、全方位保障(quality)”(三Q)专项行动。根据这一方案,湖州市中心医院把住院患者分为院前、院中和院后三个阶段。
在院前,对拟住院患者实行预住院管理,所有择期手术病人按照预住院管理,考核科室择期手术预住院率和术前等待时间。入出院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流程,将预约住院和预住院病人统筹安排,且所有检查检验对预住院病人优先;
在院中,完善围手术期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日间手术病人管理,由日间手术中心管理管理并完善流程,并加强术后康复,按病种制定术后快速康复流程,加强术后营养指导;
而在患者出院后,医院充分利用医共体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按病种制定标准化出院病人随访、照顾方案和护理项目,并为特殊病人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及数据库管理,长期对患者进行跟踪服务。
马岳峰告诉健康界,实施“三Q”专项行动方案,是进一步推进医院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医院服务效能,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医疗质量,进而加强医院浙北医学中心建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