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之鉴|18字凝练“邵医模式”,可复制的医管经验就在于此

2021
07/14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
A-
A+

“‘邵医模式’要走出家门,要让更多的国内乃至世界的同行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27年创建历程;拥有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连续两年蝉联公立医院绩效“国考”第11名;在2019年度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升23位,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医院……以上诸多数字描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这一切的背后,是邵逸夫医院管理有道的集中体现。

2021年7月9日,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健康界,携手邵逸夫医院精心策划,在凯西医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下,共同打造了本次“中国标杆医院学习——绩效‘国考’进行时,成绩提升看邵医”活动,为其他医院管理者、中层带头人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现场,近50位与会嘉宾深入聆听邵逸夫医院蔡秀军院长,党委书记刘利民、副院长黄昕、副院长潘宏铭、副院长俞云松带来的“邵医模式”管理思维与经验。

(从左至右依次为:上午半场主持人——邵逸夫医院党政办主任王家铃、健康界执行总裁王娜、凯西制药全国 KA 总监诸葛麟骧)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健康界执行总裁王娜表示,健康界的使命是为了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我们始终带着“健康界会为行业带去何种价值”的思考,希望能持续推动医疗健康事业的进程。

作为本次活动的特别支持,凯西制药全国 KA 总监诸葛麟骧在介绍多款药品已上市中国的同时,更表达了企业责任,“未来,我们会更多造福于新生儿和呼吸疾病患者,成为患者可信赖的伙伴”。

蔡秀军:18字囊括医院管理智慧

邵逸夫医院积蓄的27年建设与发展智慧,蔡秀军在《创新推动医院发展“国考”,优等生的医院管理之道》的介绍中,用18个字、“六个化”凝练——国际化、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微创化和产业化。

蔡秀军强调,精细化正是邵逸夫医院能在两次绩效“国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邵逸夫医院的秘诀是:第一,健全包括医院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制度体系,邵逸夫医院是国内制订医院章程的先行者之一;第二,创新打造多年如一日的“邵医特点”:Attending负责制、入院准备中心床位统一管理、26年病房不加床等;第三,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全面实施RBRVS绩效考核……身兼临床与管理工作的蔡秀军提及邵逸夫医院应考之时颇为感慨:“‘国考’背景下,邵逸夫医院还将不断明方向、找差距、补短板、增效益,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刘利民:“五个到位”诠释党建内涵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医院党建工作与临床业务深度融合的管理阶段迈向新征程。据刘利民介绍,邵逸夫医院职工共有5000余人,其中党员2000余名。这样一只庞大的职工和党员队伍如何建设且管理好?

刘利民以《“邵医模式”实践与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探索》为题,分享了医院的建设发展历程、党建工作探索及成效,并一条条地重点剖析了医院章程从制定到落实的过程。刘利民用“五个到位”概括了“邵医”模式下党建管理的成功秘诀:党组织的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落实党管意识形态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关心职工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到位。“‘邵医模式’要走出家门,要让更多的国内乃至世界的同行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刘利民坦露希望。

潘宏铭:制度建设保障医院安全发展

面对绩效“国考”的排名,身为医疗副院长的潘宏铭直言“压力大”。

一家仅有27年历史的医院如何通过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让每位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潘宏铭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医疗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浙江样板》的主题演讲中给出的答案是,制度建设保障医院安全发展,在打造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先建设系列制度。邵逸夫医院有专门制订制度的标准操作规程,目前的管理制度已涵盖临床管理、患者权益、病历书写、药事管理、患者权利、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潘宏铭看来,错位发展、精准微创、问题导向、交叉融合,正是邵逸夫医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指挥棒”。

俞云松:科研创新成果在医院多面开花

不断地开展科技创新,是一家医院保持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如何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并最终服务于临床,则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在邵逸夫医院里,主抓科研的副院长俞云松带领科研团队“秀”出了一个个走在医学前沿的创新发明。

在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构建更为卓越的学科生态系统》的主题分享里,俞云松介绍了普外科、肿瘤内科、骨科、眼科、放射科、呼吸内科、皮肤风湿科、整形外科等多个团队的科研转化成果。

在他看来,医院近几年来通过医工信结合平台,以医工信协同创新,为临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不光推动了医学发展,也带动了产业发展。“邵逸夫医院其他学科创新成果也正在全面开花。”俞云松说道,“每项成果出来,最后都要能服务于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这是邵逸夫医院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下午的讨论环节,来自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副书记黄昕,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杨星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处长王飞等医院管理者,就“绩效‘国考’中,何为关键或易丢分指标?如何应对?”“信息化建设在提升绩效‘国考’分值时有何重要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所有参会嘉宾在会场内进行学习之后,邵逸夫医院党政办公室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医院的门诊大厅、住院大厅、药房及医院文化长廊。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此行学习收获颇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邵逸夫,管理,创新,发展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