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率95%,泰康之家·申园凭什么能引领上海滩养老新革命
让每位长者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式养老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进入晚年之后,上海某高校法律系退休教授舒家庆及其老伴曹金妹,越来越感觉到身体的力不从心。
有一次凌晨两点,舒教授突感腹部疼痛。考虑到距离医院较远和深夜行动不便,他忍痛熬到早晨5点多,才叫车就诊。这件小事彻底让舒教授动了找一个合适的养老机构的心思,但是上海养老机构那么多,哪一个好呢?
网上做了功课,并研究了十几家养老机构后,舒教授锁定了上海松江的泰康之家·申园(下称:“申园”)。2016年,他和老伴实地探访了申园,非常满意后很快签约入住。
“现在,我们结识了非常多的朋友,而且大都是知识分子和知名人物。我们两个人一直说申园是选对了,我们感到非常舒服。”舒家庆告诉健康界。
入住申园要早点来
申园虽好,但需要早来。入住居民、上海退休高级经济师黄惟崎告诉健康界,早来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家里两口子身边没有子女,每天干什么?买菜、做饭、搞卫生,剩下时间就是看看电视、看看书、看看报,最多搞个同学聚会,其他就没什么活动了。”
但是如果到申园,你可以把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善于做的事情、不会做的事情都交给申园的小伙伴。黄惟崎说:“生活质量不一样了,可以去干你愿意做的事情,把自己解放出来。”
申园和传统的养老院完全不一样。“传统养老院50岁的老人伺候七八十岁的老人,养老院里一片沉闷的气氛。而申园的工作人员都是小年轻,我们这个年龄也愿意和年轻人打交道,自己的心态也会越来越年轻,因此趁现在生活能够自理,就要来享受这样的生活,到申园应该早来。”黄惟崎深有感触。
对申园来说,年轻一直是其重要的标签。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总经理肖欣慧告诉健康界,这几年申园入住长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
到底是什么样的吸引力博得长辈们的青睐呢?肖欣慧认为,首先是申园的人文素养环境,申园的主流人群都是三高人群。因此,申园非常重视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而这也是泰康在运营养老社区过程中的重要配套。“在申园,我们鼓励支持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承担社团发起人和组织者的角色。居民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兴趣爱好,认识志同道合的伙伴,重新找回社会角色,耄耋之年依然能够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是申园的整体生态环境和周边的配套。肖欣慧称,申园四面环水,北望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邻辰山植物园、广富林文化遗址;距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仅3公里,10分钟车程;紧邻松江大学城,周边还有地中海商业广场、万达广场等商业中心环绕。
申园的选址,从来都不是随意为之,也不是单纯远离城市,更不是一味贴近城中心,在其背后,是国际成熟养老社区先进选址标准的体现。这三大标准分别是:一,交通便利:不远离城市,与家人的距离保持在一个小时的车程内;二,环境优美:不远离自然,在山水风光和国家级景区之间选择;三,配套完善:不远离社会,周边高端生活氛围和人文气息都很浓郁。
肖欣慧表示,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泰康之家为入住长辈提供的高品质服务、医养康复、活力文化的生活方式而来。“老人退休了,仍然要保持社会价值与社会存在感;与子女和亲戚保持密切地联系,距离不要太远以便于探望;而就医便利对老人的身体安全则更为重要。”
内涵+颜值
作为泰康在华东布局医养产业的重要落子,申园于2016年正式开园,建筑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成立5年来,入住居民近已达1300多位,入住率95%,其中,超过750%的居住者是如同舒家庆一般的高知群体是本科以上学历。
与舒家庆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北京大学退休教师居民郑天贤。“我在申园最主要的体会,是医养结合”郑天贤说,在入住前,她已是医院的常客,开过5次刀,患有癌症,先生身体也不好,入住前就突发过脑梗、心梗;入住后,也时而会摔跤。“可以说,好几次都是申园的医生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
能把郑天贤的老伴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主要得益于泰康之家引入美国的CCRC持续照护模式,结合中国特色医养结合模式,在社区配建一家二级康复医院。据了解,该模式为“1+N”的全方位服务模式,配备了康复医院和养老照护专业设备,从而让泰康之家成为一个可供独立生活、不同程度的协助生活、专业护理和记忆照护障碍和专业照护服务的老人长期居住的大型综合高品质高端医养社区。
“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是我们的核心。近5年来,申园实施了1200多人/次的拉绳报警急救处置,医生、护士、管家、安保基本3-5分钟便会到场。其中20%是通过120转诊到上级医院,40%是自己救治,40%是居家救治。”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院院长陆臻告诉健康界,这所康复医院大部分的工作并不只是替长者看病,而是长者的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健康信息、健康评估、健康干预,防范病患的发生,从而让长者更健康、更长寿。
作为申园配套的二级专科医院,申园康复医院有“三大中心两个体系”来支撑整个申园的医疗服务,即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以及慢病管理体系、急诊急救体系。历经5年的运营,门诊量达到了10万次,90%是园区老人,10%对外为外部市民。
泰康申园康复医院
肖欣慧告诉健康界,长者在申园的家中、楼道、会所,也都配有紧急报警装置,3分钟内,社区保安、医生、管家会迅速到达报警现场对长者采取抢救措施。同时,鉴于跌倒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因素,申园还专门开展了“我是不倒翁”全年课程,为长辈防跌倒跌提供日常宣教和平衡训练指导。另外,申园康复医院还通过测试长者的平衡能力,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来帮助长者减少跌倒概率。
为自己而活的养老革命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意味着将近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超过60岁的老年人。
因此,当老龄化社会迎面而来,如何安放这些老年人的夕阳人生,让他们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式养老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在这方面,泰康给出的答案是推动一场养老革命。正如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所言:“拥抱长寿时代,泰康立志推动一场养老革命,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长寿时代的医养解决方案,让每个人富足而退,优雅一生。”
“我们希望改变大家的养老生活方式”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晓欢告诉健康界,在申园入住的长者,他们的人生都是为自己而活,他们都在展现自己人生的精彩。
“在申园待久了,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上海嘉定区退休干部、申园居民李军这样形容自己的居住体验。
为自己而活,便是要在60岁之后尽早规划自己60岁之后的人生。“以前寿命较短,但是现在老人的寿命平均都要80多岁,很多人活到90、100岁,因此每20—30年,都要做整体规划,过好自己的余生。”肖欣慧称。
当然,长者在过好自己的人生的同时,也割舍不了亲情。因此,申园特别组织了很多夏令营活动,让亲情的牵绊更加亲密,并希望通过暑期夏令营的形式让长者们的孙子孙女也能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来。徐晓欢告诉健康界,之所以这以做,一方面是想让长者展示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要让长者和社会保持正常的关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