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专科会丨传承和创新并举,开拓中西医协同发展新格局
建设中医药学科、走中西医协同发展之路非常重要,需要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10月30日,恰逢南方医科大学建校70周年暨南方医院建院80周年。在这一喜庆之日,“南方”中西医协同发展新格局高峰论坛暨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大会拉开帷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李国新主持了开幕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通过视频发来祝福和嘱托,希望南方大学和南方医院发扬优良传统,勇攀医学高峰,聚焦重点病种,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中西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健全多学科会诊制度,从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中西医结合,在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完善中西医结合工作机制,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方面走在前做表率,走出一条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工作,促进中西医协同的新路子、新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熊梦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未来南方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资源整合,做强做大中西医结合学科,大力支持南方医院创建中西医结合国家级平台和旗舰医院,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熊梦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在致辞中表示,南方医院深刻认识到综合性三甲医院建设中医药学科、走中西医协同发展之路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医院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为推动我国中医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努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
开幕式之后,举行了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战略发展部署启动仪式、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顾问颁证仪式,以及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战略发展部署启动仪式
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顾问颁证仪式
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在学术环节,来着全国各地的中西医结合领域学者及风湿领域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中国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人数高达4亿,较无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倍。糖脂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健康,综合防治是世界难题。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教授做了主题为“糖脂代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的分享,她指出,我国制定了首部国际诊疗标准,在2019年制定《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之后,又于2021年制定了《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糖脂代谢病》,极大推动了中医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教授
当前,我国的健康政策趋势正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中医药既往在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所处的边缘化地位,妨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教授在对“十四五”期间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思考后提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在老年病、慢性病、“治未病”及疫情防控领域都极具优势,既可以诊断明确稳定病情,又可以整体调理缓解症状。而教育教学是中西结合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核心,进入“十四五”之后,我们面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迫切需要实现医学教育的历史转变,一方面传承中医药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开创中西医结合工作新局面。
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教授
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引导中医药的发展。2021年2月国家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务处处长刘杰分享了南方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特色之路的思考与探索。他以南方医院中西医学科建设为例,提出了中西医协同融合发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模式,一是重构医疗模式,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二是开展循证研究,提供中医疗效证据;三是创新师承教育,培养疗效好的临床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处长刘杰
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刘杰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科学高效开展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研究,寻找快速突破口;二是开展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合作;三是在综合医院推动西医科室与中医药合作、互补,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
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将“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作为了未来15年中医药中长期发展的保障措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针对“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中医药发展面临标准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中医药发展的宗旨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指南的原则是以应用和临床为导向,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她以痛风指南为例,阐述了中国指南的制定过程和推广宣贯流程。在她看来,循证医学因为需要而产生,因为使用而发展,因为真实而不完善,因为不完善才继续发展,因此中医药标准化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一直在路上,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紧迫而必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维教授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阐述了风湿病中医诊疗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她认为,以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指导的临床实践与“达标治疗”理念相契合,有利于提高诊疗水平,风湿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任重道远,现阶段需要继续加强中医循证医学研究。以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为代表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可充分适用于中西医病情评估、临床疗效评价,而规范、精准、高效的中医诊疗评价体系将引领中医走向标准化、国际化。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毅教授在主题为“医防融合—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新高度”的分享中指出,慢病管理服务有利于解决如下医疗痛点:医患矛盾冲突、患者无序就医、不良就医体验、医疗依从低下、治疗结局不佳等。他认为,慢病管理新高度应是医防融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对于中国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的差距和未来展望,刘毅教授提出三点建议:患者参与的疾病管理,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服务;政府买单的患者慢病管理服务,探索慢病管理服务的收费模式;多模式、多样化开展慢病管理服务,探索医院、社区、社会化经营、契约模式;预防与控制相结合的疾病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毅教授
组建专科联盟既是政策的推动,更是医疗发展的大势所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娟教授介绍了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诊疗中心建设与发展历程:2019年牵头成立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联盟,联盟副主席单位15家,成员单位65家,涵盖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历经两年的发展,队伍不断扩大,目前成员增至百家。李娟教授表示,联盟所做的大量工作,包括创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优化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区域特色基础与临床研究,加强联盟协同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联盟辐射和联动作用;打造中西医结合风湿联盟管理平台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娟教授
最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吕英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论治痹证”的分享,主要介绍了上寒下热方和寒毒陷营方的两个经典方剂。吕教授同时表示,要脚踏实地,立足临床,将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吕英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大会官网收看回放:2021第十届中国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