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的前沿进展概述
5-氮杂胞苷带来了新的可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临床前线”,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白血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肿瘤,约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30%。在20世纪50-60年代,白血病的治愈率非常低,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血癌“,近几年随着诊断、分型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方案的改进,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旦患儿对相关治疗药物产生耐药,就易导致患儿白血病复发,死亡率随即大大升高,因此,研究更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并控制疾病进程的药物至关重要。
图1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图源网络)
在儿童白血病中,最常见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0~85%,根据淋巴细胞的类型又可被分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或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此外,儿童期特别难治的还有婴儿期白血病,一经确诊,对患儿和家属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Blincyto改善B-ALL高危首次复发患儿的无事件生存率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近20%的患者会复发并死于疾病。复发的B-ALL患儿预后不良,即使接受强化化疗或干细胞移植治疗,总生存率仍为35%~40%。微小残留病灶(MRD,白血病患者血液或骨髓中的微量肿瘤细胞)是引发肿瘤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因素,针对性治疗MRD阳性患儿可提高白血病治愈率。
Blincyto已于2020年12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微小残留病灶阳性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治疗药物。但是Blincyto用于治疗儿童B-ALL的效果还亟待报道。
图2 Blincyto的作用机制(图源网络)
Blincyto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首个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在内源性T细胞和白血病CD19+ B细胞之间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从而有效地激活静止的效应T细胞,介导CD19+ 的ALL肿瘤细胞的裂解,从而达到治疗B-ALL的目的。
图3 doi: 10.1001/jama.2021.0987
2021年3月,JAMA评估了B-ALL高危首次复发的儿童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接受Blincyto或巩固化疗的第三个巩固疗程后的无事件生存期。在这项3期临床试验中,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大于28天且小于18岁且具有形态学完全缓解(M1 骨髓,<5% 原始细胞)或 M2 骨髓(原始细胞≥5% 和 <25%)的高危首次复发 B-ALL。患者随机接受1个周期的Blincyto(n = 54;15 μg/m2/d 持续 4 周,持续静脉输注)或化疗(n = 54)进行第三次巩固。结果显示在B-ALL高危首次复发的儿童中,与HSCT前的标准强化多药化疗相比,1个周期的Blincyto治疗可提高22.4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1]。
然而,另一项同期刊同时段发表的临床试验则显示,与化疗相比,使用Blincyto进行再诱导后化疗,然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未导致B-ALL高风险和中风险首次复发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无病生存期的统计学显著差异[2]。这两项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这项研究有患者提前终止相关。
5-氮杂胞苷靶向TET2潜在治疗复发性儿童T-ALL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 年版)》中明确规定,免疫表型为T-ALL是儿童ALL预后不良确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这说明T-ALL相比于B-ALL预后差,而且复发性T-ALL的存活率更低,只有10%~25%,因此开发靶向治疗T-ALL以防止复发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5-氮杂胞苷是一种DNA去甲基化药物,已被批准治疗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等。由于T-ALL的DNA甲基化存在广泛改变,因此,有临床研究验证了5-氮杂胞苷在T-ALL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5-氮杂胞苷联合方案在难治性或复发性T-ALL患者中显示出临床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毒性,使大多数患者实现完全缓解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3]。
图4 doi: 10.1073/pnas.2110758118.
2021年8月,PANS上报道了5-氮杂胞苷在儿童T-ALL中的潜在治疗效果。TET2在多个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导致功能缺失,其可将5-甲基胞嘧啶(5-mC)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 (5hmC) 来启动DNA去甲基化。此研究观察到TET2突变在儿童T-ALL中十分少见,但在包含262名T-ALL患儿的独立队列的白血病原始细胞RNA-seq数据中显示TET2表达丧失,说明TET2的功能可能在儿童白血病中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影响。随后证明,TET2 在儿童T-ALL中经常被沉默,这与TET2启动子的异常高甲基化有关[4]。
因此,研究者采用5-氮杂胞苷干预沉默表达TET2的 T-ALL细胞。当在T-ALL白血病细胞中添加5-氮杂胞苷后,沉默表达的TET2被挽救,即又恢复了表达,TET2的辅因子维生素C也可协同作用改变转录组表达,造成T-ALL白血病细胞死亡增加。这说明T-ALL细胞的存活增殖与TET2的沉默表达密切相关,5-氮杂胞苷作为去甲基化药物可以恢复TET2启动子的异常高甲基化,从而使TET2表达正常,促进白血病细胞死亡。
此项PANS的研究表明:现有药物5-氮杂胞苷可作为TET2表达沉默的儿童T-ALL的潜在靶向疗法,这为治疗儿童白血病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FLT3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KMT2A重排的婴儿ALL
婴儿白血病是一种特别难治的疾病,主要是因为其患病人数少,以及它对常规化疗方法的反应很差,并且缺乏新的治疗方法。在生物学和临床上分为 2 种亚型:1 种具有KMT2A ( MLL ) 基因重排 (KMT2A-r) ,占病例的 80%,1 种具有种系KMT2A基因(KMT2A -g)。
KMT2A-r 的ALL婴儿结局特别差,无事件生存率低于50%,且通过HSCT不能很好的改善KMT2A-r ALL 婴儿预后。其特征在于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典型的像FLT3过度表达。FLT3蛋白过度表达并且FLT3信号被组成性激活,使得KMT2A -r婴儿ALL的预后特别差,FLT3抑制剂 (FLT3i)可在体内外选择性杀死KMT2A-r 的白血病细胞,并且化疗可与其协同发挥作用[5]。
图5 doi: 10.1038/s41375-021-01177-6.
因此,儿童肿瘤学组 (COG) AALL0631临床试验检验了以下假设:在诱导后化疗中加入来他替尼(是一种FLT3抑制剂)将改善KMT2A -r ALL婴儿的无事件生存率[6]。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诱导化疗后,根据婴儿ALL亚型和诊断年龄将患者分为三个风险组:标准风险(SR):KMT2A -g;中度风险(IR):KMT2A -r和年龄 90-365天;高风险(HR):KMT2A-r和年龄<90天。接受的治疗如图6所示。
图6 患者从入组到治疗分配的流程
虽然,结果表明接受化疗加上来他替尼治疗的患者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没有差异。然而,对于使用来他替尼治疗的患者,其血浆药效学和体外敏感性与无事件生存率显著相关。对于来他替尼治疗患者的血浆药效学来说,抑制/未抑制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 59 ± 10%/28 ± 7% ( p = 0.009),对于来他替尼治疗患者的体外敏感性来说,敏感/耐药的无事件生存率为52 ± 8%/5 ± 5% ( p < 0.001)。17例患者既受抑制又敏感,无事件生存率则为 88 ± 8%。
所以,在此项研究中,虽然添加来他替尼总体上并未改善患儿无事件生存率,但对于可被FLT3抑制的患者和体外白血病母细胞对FLT3抑制敏感的的患者来说,确实受益于添加来他替尼。
总的来说,婴儿白血病相对于儿童期白血病很少见,但是其临床症状更加凶险,预后也比儿童期白血病差,除了常规治疗外,FLT3抑制剂是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新疗法,还需更多研究探讨其疗效。
参考资料
[1] Franco Locatelli, et al. Effect of Blinatumomab vs Chemotherapy on Event-Free Survival Among Children With High-risk First-Relaps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AMA. 2021 Mar 2;325(9):843-854.
[2] Patrick A Brown, et al. Effect of Postreinduction Therapy Consolidation With Blinatumomab vs Chemotherapy on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First Relapse of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AMA. 2021 Mar 2;325(9):833-842.
[3] Tongyan Meng, et al. Salvage therapy with decitabine in combination with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low-dose cytarabine, and aclarubici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or relapsed 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Hematol Oncol. 2020 Dec;38(5):834-837.
[4] Maike Bensberg, et al. TET2 as a tumor suppresso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 Aug 24;118(34):e2110758118.
[5] Brown P, et al. Combinations of the FLT3 inhibitor CEP-701 and chemotherapy synergistically kill infant and childhood MLL-rearranged ALL cells in a sequence-dependent manner. Leukemia. 2006;20:1368–76.
[6] Patrick A Brown, et al. FLT3 inhibitor lestaurtinib plus chemo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KMT2A-rearranged infa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trial AALL0631. Leukemia. 2021 May;35(5):1279-129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