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的黄金四分钟!被称为急救神器的AED,为什么在中国的使用率这么低?
悦尔公益基金会发起悦尔“救心”行动×100媒体项目,已经联系全国80多家媒体,通过为媒体捐赠1台AED以及1场急救培训的方式,在守护媒体人健康的同时,联合媒体发声,共同链接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这是一组可怕的数据: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中国死亡数据统计中,中国每年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的人数约有55万以上,在所有的死亡因素中,心脏骤停致死数量位居第一,远高于因自杀、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死亡。
心脏骤停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一分钟内使用AED进行救治,患者的存活率能高达90%。
然而,中国公众医疗设备AED配置率非常低,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显示,目前美国AED配备率为317台/10万人,日本AED配备率为235台/10万人,而中国每10万人口AED配备数量仅为0.2台,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多一个人掌握AED急救相关知识,就可能在公共场合多挽救一条生命,为什么中国心脏骤停患者中国救治率这么低?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教科书级的黄金三分钟
因心脏骤停而险些死亡的例子屡见报端。
近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老师在学校与同事打羽毛球时,突然晕倒在地。与其一同运动的辛显营老师迅速上前查看该老师情况。多次呼唤无应答后,辛显营开始为其检测鼻息、脉搏及颈动脉,后判断这名老师出现了心脏骤停。
场馆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装置距离不过十米之遥,在其他老师冲去拿设备时,曾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辛显营已经开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经过心肺复苏和AED除颤后,倒地老师有了明显的呼吸,颈动脉开始跳动,此时距离他晕倒只过去了三分多钟。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辛老师教科书级别的三分钟急救,倒地的老师救助还将拖延多久。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说,抢救时间每延迟一分钟,其生存率就会降低7%-10%。
辛老师的救助不是巧合,学校的相关预防是第一助力。据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定期组织该校相关教师参与常见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并考取相应证书,辛显营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此外,该校在每年军训时,都会安排应急避险和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让每位新生都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提高急救意识和能力。体育馆、游泳馆、教学楼、宿舍楼等10处人流量大的场所均配置了AED装置。
幸运的是深圳学校内的心脏骤停患者被及时抢救,不幸的是AED在国内还未完全普及。同一天,同样的心脏骤停事件,同样在学校发生,结局却完全不同。上午,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一位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倒地。在急救车到达之前,接近半小时无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到达之后急救40多分钟,但未能挽回学生的生命。
当健康界向多位大学生问到AED相关问题时,他们均表示对此未做过了解,学校也未做过相关培训。
从校园到全国,AED在全国内学习普及还有多远?
不会用、不敢用,普及AED还有多远?
《中国门诊心脏骤停患者铂金10分钟内心率恢复成功率的荟萃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每年平均有超过250万例患者死于心脏骤停,美国每年约有30万例患者死于该病。
报告同时发现,超过70%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其中26%发生在公共场所;85%~90% 的院外心脏骤停成年患者早期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路人如能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抢救,能够明显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然而,我国心脏骤停患者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 1%,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达到10%-30%。
为什么心脏骤停患者中国救治率这么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医生唐薇告诉健康界,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于公共环境的管理者来说,他们会认为只要当时有进行按压这种简单处理,然后叫救护车,可能就没有我的责任了。其次,国家对公共环境配备AED并没有强制的要求,大家可能会想只要能做到积极的救治,有没有这个设备也无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我国国情,AED配置工作按照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原则,不断满足救治需要。
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联合8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2021年5月,国家卫健委会同交通运输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再次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当前,国家卫健委正组织制定公共场所AED配置指南,从技术层面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为各地科学规范配备提供技术依据。
“我国目前有个别地方以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的配置和使用。但全国层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其配置、使用、经费保障、维护管理等内容,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公共场所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率仍旧不均衡,普及率较高的均为一线城市。
深圳是国内AED配置率最为突出的城市,截至2021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采购的3500台AED已安装完毕,其中深圳地铁已实现所有车站的站厅层、站台层的AED全面覆盖。深圳已根据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标准制定投放计划,预期将在未来的5至10年内达成目标。
上海在2015年启动AED布局试点,迄今全市已有超过1600余台AED,是2016年数据的4倍有余。
可是AED设备配备齐全后,心脏骤停患者就会得到救治吗?除了设备配备是刚需,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小觑。2011—2015年,中国居民急救培训的比例约 1.5%。
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能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仅为3%,约有23.46%的非医学类居民接触过心肺复苏培训,这一数据低于瑞典(45%)、华盛顿(79%)。据日本一项数据显示,学校内通过合理配置AED和规范培训,救治成功率或1个月存活率可达72%。由此可见,急救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责任问题也是阻碍心脏骤停患者救治的绊脚石。
2021年4月29日,广西省百色市百色学院东合校区体育馆室外篮球场,下场稍作休息的李合盟刚起身,身体就不受控制的倒了下去。5月4日凌晨1时,李合盟在重症监护室不幸离世。其家人表示,在李合盟倒地的11分钟内,校方无人施救。
公共场合,患者倒地后,救人是否要承担责任?敢不敢救,仍是人们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
据唐薇医生回忆,之前也出现过相关案例,一位老人心脏骤停之后,路人为老人救治过程中对老人造成外伤。家属将路人告上法庭,法院最终支持救治者。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认为在正常抢救操作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损伤,我觉得现在法律已经非常人性化的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唐薇说。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有‘好人法’条款,‘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我国已经有多部法律如《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红十字会法》《民法典》等,对现场应急救护已经做出规定,国家卫健委在草拟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中也计划提出相应免责条款。”
11月9日,《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杭州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使用的城市。《办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设备到位后,杭州将从“心”入手,设置“好人条款”,打消大家对使用AED救人后出现不良后果要担责的顾虑和担心。
唐薇医生告诉健康界,“无论这个人是否认识,在良心和公德心的驱使下,你还是会选择去救。其实有的时候,救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
设施配置背后的问题
除了国家相关政策,一些公益组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脏骤停患者。
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20年9月9日。 悦尔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陈国樑说,“目前(悦尔‘救心’行动×100媒体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联系80多家媒体,通过为媒体捐赠1台AED以及1场急救培训的方式,在守护媒体人健康的同时,联合媒体发声,共同链接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帮助心脏骤停患者。”
2021年5月21日,悦尔公益基金会携手富力广州,发起“AED安心公益活动”,推动AED在公共场景的铺设,开展针对公众的急救知识、知识技能普及。
目前悦尔公益基金会已向社会捐赠200多台AED设备,覆盖区域较广,各类学校也有覆盖到。
“我们希望借着这个机会,使更多的媒体单位在参与公益项目的同时,也能够推动所在城市AED的铺设,以及当地的急救知识普及,进行更多的倡导,让更多的人去了解AED,去学习培训。”陈国樑表示。
成熟的院前急救体系不仅仅需要政策支持和急救配置,更需要教学操作普及以及产品售后维护等配套体系,这是目前最大的痛点。
一些投放AED较早的小区,由于缺乏专人维护,设备早已布满灰尘。如果相关企业不注重后续服务,将造成“僵尸”设备等问题。
陈国樑说,基金会提供的设备与培训服务都是不收费的,设备保修在保质期期间也是免费的。主要费用都在耗材上。AED的电池和电极片存在生命周期,由受赠单位自己承担。耗材费用对管理者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健康界调查发现,作为医疗器械设备,一些学校、地铁等单位在采购AED时,还存在缺少相应专业依据的问题。
械企查小程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体外除颤设备有效产品共45款。其中,进口33款,主要为飞利浦、卓尔、曼吉世以及日本光电等;国产产品共12款,其中迈瑞产品获批数最多,占三成左右。
1996年飞利浦推出了第一台双相波除颤仪,在飞利浦推出首台双相波除颤仪的同时,迈瑞开始研究双向波技术。直到2013年,迈瑞发布了我国首款双相波AED产品,填补了AED研究领域多项专利空白,改写了我国AED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除市场份额外,从市场价格看,首台国产AED的出现也使得市场上每台AED的价格从4万~5万元降至2万元左右。
在业内看来,迈瑞AED“首台套”产品的诞生可以说是我国AED产业格局改变的里程碑,往后几年鱼跃巨资收购欧洲最大的AED企业,在业内引发不小的轰动。
2017年鱼跃医疗以1170万欧元收购德国曼吉世Metrax GmbH公司所有股权,并引入AED品牌普美康PRIMEDICTM。鱼跃医疗通过并购方式使得企业一夜之间成为国内AED企业龙头之一。
在培训标准方面,健康界了解到,悦尔公益基金会使用的是 AHA提供的标准。“参加培训的人都要进行实操,CPR和AED最重要的是实操。其实很多视频网上都有,但是实际上很多学员进行实操时,都会忘掉细节。急救方法需要不断去复习,不断去练才可以的。”这是陈国樑特别提醒的一点。
在路边出现心脏骤停患者,你敢救吗,你会救吗?对于突发性疾病,预防先于急救。唐薇告诉健康界,心源性猝死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对一个家庭的影响也大得多。吸烟、饮酒、油腻的饮食,熬夜,加上较大的精神压力,心源性猝死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息息相关。“很多人平时可能身体状况很好,甚至经常做运动和健身,但是在一些急性的刺激或急性事件的压力下,可能也会诱发心源性骤停。”
规律生活作息,调节好心情,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1]吕传柱,张华,陈松,刘笑然,田国刚,颜时姣.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15):1138-1145.
[2]倪绍洲,朱家永,李顺青,金晓晴. 我国居民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和知晓情况的现状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6):3171-3174.
[3]骆丁,张娜,郑源,程鹏飞,陈丽花,张华.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现状及实施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21,41(02):182-18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