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垄断屡见不鲜,如何才能让百姓用上平价药?
上游原料药垄断,下游成品药价格暴涨......严打原料药垄断,需源头遏制!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近年来,因原料药市场供应被人为操控而导致的药价上涨乃至断供案件时有发生,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打击原料药恶意垄断行为并开出高额罚单。在这其中,被处罚的对象不乏业内知名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已有15家企业因原料药垄断行为遭罚,罚款金额过亿元。
事实上,自1996 年我国就开始对药品价格实现全面管控。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新医改出台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尤其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定价,由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药品交易价格。2019年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2020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滥用自主定价权导致药品涨价、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且拒绝纠正”等行为,会被作为失信事项列入评价范围,并已对数十家企业的药品价格问题展开调查,并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约谈告诫。 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出国家对药品价格垄断监管力度的不断提高。
目前,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确保人民能够“看上病、吃上药”,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也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解决民众的用药需求的模式 ;
第二,形成了以药品行业有序竞争为手段促进地方药品企业发展的模式 ;
第三,形成了以药品流通环节改革为突破口规制药品购销秩序。
其中,药品流通环节成为我国政府实现规制药品购销秩序的首要突破口。我国政府主要采用“多渠道、少环节”的药品分散采购体制,并开始集中试点向“两票制”转型,通过中间环节的减少,进而降低成本。
但是,我国一些常规药品价格飞涨的因素主要是上游原料药垄断,从而导致下游成品药价格暴涨。据统计,我国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只有50种是独家企业获批进行生产的。由于政策性因素,获批企业较少,生产集中度高,原料药供应渠道极易被控制。企业为牟取高额利润,非法垄断原料药,直接导致下游成品药价格暴涨。此外,独家药品的价格是通过医保谈判机制议价形成的,市场份额越大,企业议价权就越大,独家药品的价格上涨就越难以避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