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常态化集采变革下,院内用药管理需要新思路

2022-08-22 16:12 健康界

在当前“药品带量集采”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医院更新并升级合理用药和科学用药理念,重塑药学管理流程,推进学科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势在必行。

在“高质量发展”新语境下,公立医院迎来精细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尤其是在当前“药品带量集采”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医院更新并升级合理用药和科学用药理念,重塑药学管理流程,推进学科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势在必行。

2022年8月12日,《医管精英汇——论道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云端沙龙举办“集采常态化 医管创高质”主题专场。多位医院管理者联袂直播,更有临床专家案例解析,带来他们对“集采”“用药”“医保”下的多维探讨与前瞻观点。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莉作为主持嘉宾,开启本场会议的精彩内容。

集采药品管理不搞“一刀切”

“在DRG背景下,对药耗进行带量采购改革,帮助医院、医生控制成本,从而进一步体现临床劳务价值,这一结构性调整是‘集采’的初衷。”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富荣介绍,医院的关键做法在于关注好三个“处理”:其一,处理好病人和老病人的关系,例如不搞“一刀切”的停药、断药行为,也要兼顾部分特殊群体用药,更多关注专科用药的特殊作用;其二是处理好医保支付价与挂网价协同问题;其三,处理好“中选”和“非中选”同一通用名药品关系,例如非中选药品可尝试采取阶梯降价的办法,还可根据学科发展、医师配合度或医患满意度等方面保留部分原研药……

从“波立维”看集采用药之选

波立维作为治疗心梗的常用药物,早已纳入集采名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罗素新从临床角度以“行PCI患者”为例,进一步解析了波立维的疗效。她认为,“行PCI患者”需要进行全程、长周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其中以波立维为基础的全程抗血小板管理相较于阿司匹林来说,血栓与出血风险均更低,证明在出血风险患者中更具有显著安全性优势。“波立维品质更能保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是千万患者的信赖之选。”罗素新说。

专家共议“集采下用药”新思路

医疗机构是药品集采“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在目前常态化、制度化的集采改革阶段,医院如何平衡集采药品落地政策要求和院内实际需要?从合理用药角度又该如何加强药品管理流程?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江带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蔡琳、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卫东、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心足、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副院长肖骏4位专家道出观点。讨论环节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江担任主持嘉宾。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蔡琳:合理用药应该成为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对患者的承诺。但是,合理用药如何在平衡各方后更好地在院内推行,这是给药事相关部门带来的考题。尤其是在集采药品的使用报量和品种方面,非常期待国家政策与要求越来越科学,这对医院和患者都有帮助。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卫东:集采药品在医院内部能否顺利落地,还需要关注一个方面:信息化手段。带量集采改革给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家集采要求接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药事管理效率,满足药事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心足: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尤其是单病种质控管理推动下的合理用药,是医院药事管理部门需要关注和发力的地方。单病种控费的关键在于临床路径,科学、适合的临床路径可以控制好成本,其中就会平衡药品成本与疗效,继而涉及合理用药。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副院长肖骏:应该重视集采药品使用制度化考核。比如抗生素、慢病药物、肿瘤药物的使用等,可以考核到科室内的每一个用药小组,要和相关的专业科室医生或医疗组进行多次沟通,形成用药记录,然后再根据他们提报的用量,医院整体再进行适当调整。


感谢赛诺菲对本次会议的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副院长,管理,临床,合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