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首例国产经皮心室辅助装置支持的复杂高危冠心病介入手术

2022
08/30

+
分享
评论
唐闻佳 / 文汇报
A-
A+

这次成功预示着我国在经皮心室辅助装置(pVAD)领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将为更多国人带来康复的机会。

8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非常特殊的冠心病介入手术(PCI),8月29日患者康复出院。这次成功预示着我国在经皮心室辅助装置(pVAD)领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将为更多国人带来康复的机会。

“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安全渡过手术难关、享受到血管畅通的好处是所有冠心病介入医生的期望,也是我从未停歇的追求目标。”葛均波院士在术后表示。

接受该手术的是一位74岁男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30%,重度狭窄伴钙化扭曲病变,是典型的复杂高危患者(CHIP),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风险高,PCI手术风险极大。经充分术前评估,治疗团队于PCI术前经患者左侧股动脉预先送入SynFlow3.0提供心室辅助。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历经波动,最终成功实现了再血管化治疗,整个手术持续2小时。

中山医院心内科王翔飞副主任医师介绍,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于29日康复出院。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除了药物以外,微创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的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效果佳。

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都能安全渡过微创手术,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如多根血管严重狭窄、身体虚弱,连低风险的微创手术都无法承受。手术机会的丧失,使得心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难以康复。

如何能让高风险患者有机会享受到冠状动脉重新恢复通畅带来的好处?心脏专职辅助助手“SynFlow 3.0”经皮跨瓣膜心室辅助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经皮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专家介绍,相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循环辅助器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SynFlow3.0可以源源不断地将血液直接从左心室提升到主动脉,既能有效灌注包括心脏在内的所有器官,也能大幅降低心脏的工作压力,让心脏充分休息,争取早日康复,是最符合正常生理学的心脏辅助装置。

该系统在葛均波院士的悉心指导下,依托创新工程中心/动物实验中心,由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学员企业共同合作完成。未来,它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心脏功能障碍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士,心内科,经皮心室辅助装置,pVAD,冠心病,微创手术,ECMO,动脉粥样硬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