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人文关怀有了共识和标准可借鉴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强化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专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人文关怀是核心,不能缺位。然而,如何系统、规范实施人文关怀,让人文关怀落地,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1月设立,是我国首个人文护理的学术组织。刘义兰在首任主任委员、南部战区总医院潘绍山主任支持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大力推行人文护理的规范化实践。刘义兰担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后,开展人文关怀规范共识标准的建设,制定更有权威的规范,供同行借鉴。历时两年多,联合全国36家医疗机构、院校的41著名专家和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起草《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并发表在我国医院管理权威期刊《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等专家担任共识评阅专家。共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护理人文关怀组织规范、人文关怀环境规范、护理人文关怀培训规范、患者人文关怀规范、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规范、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管理规范。全方位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提供了框架。
2022年起,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提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牵头组织专家起草了《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网。此为我国人文护理领域首部团体标准,为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提供了具体参考。《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手术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相继立项发布。
目前专家共识及团队标准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家医院推广应用。这将为人文关怀的系统实施提供宝贵的指引,将助力中国护理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