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完成国内首例骨髓移植自然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病例
人们常说
父爱如山
对于31岁的小美(化名)而言
父亲的爱更是重如山海
父亲不仅给予了她生命
还在她两次病危时毅然“献身”
为她撑起了一片天
近日,小美在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康复一个月后顺利办理出院,正式回归正常生活。因三年前罹患白血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此次肾移植的供体均来源于父亲,她很快恢复了肾功能,在术后一个月即停用了免疫抑制剂。
这也是国内首个公开报道的骨髓移植自然诱导肾移植早期免疫耐受病例。
亲属活体肾移植场景——腹腔镜手术获取供肾。
父亲捐肾为女儿续命
小美三年前因肌酐升高,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五期,需要长期透析治疗。她的父亲陪同女儿就医多年,今年初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了解到,可以采用肾移植手术解决长期血透的烦恼,遂来到该院肾移植科孙启全教授门诊咨询。
经了解,小美五年前曾罹患急性白血病,是父亲捐了骨髓给她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康复。综合分析病情,孙启全教授建议,可以考虑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既免去了等待供体的煎熬,而且术后不用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
小美的父亲没有犹豫,当即就下了决定,愿意为女儿捐献肾脏。为保障父女俩手术的安全,孙启全教授团队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和伦理审查申请流程,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与国内外免疫学专家探讨制定免疫诱导方案,力求将小美术后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经过充分的准备,3月23日,治疗团队为小美及其父亲成功实施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小美父亲进行腹腔镜手术获取供肾,术后次日恢复下地行走,一周出院。小美接受父亲供肾移植后转入ICU密切监护,肾功能很快恢复,肌酐从术前的998μmol/L降至100μmol/L以下,每日尿量迅速恢复正常。
出于保险起见,治疗团队在小美围手术期用了少量的免疫抑制剂,并慢慢减量,在术后一个月出院时全部停药。小美将完全回归正常生活、工作,也不影响日后结婚生子。
经检索文献,该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源肾移植序贯移植诱导术后早期自然免疫耐受(不包括临床试验)病例,此前国内未见报道。
亲属肾移植优势明显
据介绍,中国慢性肾脏病群体庞大,发病率约1/10,而终末期肾病往往需要替代治疗,主要包括透析和肾移植。目前全国因尿毒症需要透析的患者大约88万,而平均透析龄仅为50个月,透析并发症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长期透析也限制了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径,但由于目前供体短缺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肾移植年手术量仅有1万例,可谓杯水车薪。
孙启全教授介绍,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亲属活体肾移植是一个可供考虑的渠道,优势也很明显,主要体现为:
01无须在全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登记、排队,避免长时间等待。
02亲属间配型匹配位点多,父母和孩子的配型吻合度至少有一半,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小。
像小美肾移植术后甚至无需服用免疫抑制剂,这是因为,她移植过父亲的骨髓,已经在体内构造了父亲的免疫系统,因而移植父亲的肾脏不会发生排斥,属于免疫耐受。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同卵双胞胎,他们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也不会发生排斥。
03供肾质量更好。目前捐献的肾脏基本是在脑死亡后获取,影响肾脏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亲属来源的供肾都经历过严格的评估,移植过程中供肾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也大幅缩短,受者术后短期及长期疗效更优,能够更早恢复肾功能。
04费用也较为低廉。肾移植系统登记排队通常需要5年以上,费用40万元以上,而亲属活体肾移植医保报销后为5-7万元(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
单肾可维持正常功能
然而,目前临床开展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例数并不多,2022年,广东完成肾移植1560例,其中亲属活体肾移植46例。究之原因,除了大众对亲属间器官捐献知晓率低,主要还是对捐肾有顾虑。
捐出一侧肾脏究竟会不会影响自身健康?是不是牺牲自己去挽救亲人?对此,孙启全教授明确表示,亲属活体肾移植有严格的评估标准,不仅要保障供肾质量和移植手术效果,更要保障获取肾脏后不对供体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介绍,人体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失去一侧肾脏后,另一侧肾脏会很快激发出“潜力”,维持正常的肾功能。美国、日本、韩国开展了大量的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经对肾脏捐献者和普通人群观察40年的结果,发现二者寿命无明显差异。而有些捐献者甚至身体更好了,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在捐肾后更加注重身体健康。
亲属捐肾的前提,是供体身体状态良好,没有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不会影响正常肾功能。在获取供肾时,以小美父亲为例,采用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为三个“小洞”,将对供体的损伤降至最小。随访显示,小美父亲术后一个月已恢复运动,打起了羽毛球。
与此同时,受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肾功能恢复正常,小美不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很好地享受生活。据临床观察,目前世界上“最老”的肾脏有100多岁,供肾为60岁人捐献,在受体身上又活了40年。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团队。
活体器官移植有法可依
据了解,出于伦理学的考虑,我国对活体器官移植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活体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限于以下关系:
1配偶(仅限于结婚3年以上或者婚后已育有子女);
2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仅限于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实施活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必须成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和伦理委员会”,术前,负责人体器官移植的执业医师应当向所在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提出审查申请,并将相关材料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是国家首批肾移植资质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已累计开展肾移植手术千余例,是国内最早采用腹腔镜活体取肾的单位之一。近年率先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2022年亲属活体肾移植数量居全省首位。为减轻亲属活体肾移植家庭的经济负担,该院现开展“亲属肾移植扶助计划”,对亲属捐肾人一次性给付2万元的无偿经济补助,基本涵盖供体手术住院期间费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