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研究公立医院腐败治理的力作!如何诊断公立医院的「病灶」?给出「药方」?

2023
06/24

+
分享
评论
任格主编 / 健康界
A-
A+

公立医院腐败问题有哪四大社会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公立医院腐败案件频发?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任格主编的《公立医院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研究》一书给出了答案。经作者授权,健康界将陆续连载该书,精选该书研究成果和核心观点,以飨广大医疗行业人士,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本文节选自该书第一章第二节《公立医院腐败问题与社会影响》,该书详细介绍请见下文。

公立医院腐败问题,是指公立医院从业人员用一种不被其他人所预期的方式违反规则,并从中获取不合理收益的行为。

公立医院从业人员作为代理人,被赋予与职位挂钩的权力,腐败滋生时存在职权的滥用与无为,按照职权行使效果,可将公立医院腐败问题划分为以下四类:

1.贪污型腐败

贪污型腐败,指不存在第三方非法支付,利用职权直接侵占公共财物,包括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公共财物,挪用公款,集体私分国有资产,接受礼物资金不交公等。

2.渎职型腐败

渎职型腐败,指从业人员故意失职或不作为,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一是徇私枉法或舞弊,当知晓或发现腐败苗头与行为时,不但不制止,还放任自流,以致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二是非主动积极地作为,被动推诿或拖延履行职责,以坐收渔翁之利。

3.互惠型腐败

互惠型腐败,指为医患外的第三方提供非法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收受第三方给予的「好处」,如开单提成、药械回扣或收受各种贿赂等。

这类腐败的发生,正是由于公立医院作为服务终端,选择资源与提供服务时掌握市场中企业或个人业绩,导致公立医院从业人员常常被「围猎」,与市场企业或个人、医院内部相关人员等形成互利共惠联盟。

4.勒索型腐败

勒索型腐败,指公立医院从业人员主动有意地利用职权,进行敲诈勒索、索取贿赂。一方面是针对患者,如「不见红包不排手术」现象;另一方面是针对药械供应商,不给贿赂就不使用供应商相关诊疗技术或产品等。

公立医院腐败问题的四大社会影响

腐败问题影响分析,需要结合具体的经济社会背景。更多学者倾向「有害论」。

在我国,公立医院既是事业单位,也是医药卫生行业市场主体之一,在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发生的腐败案件是妨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公害,不仅破坏医药卫生行业市场规则,更是对群众、单位、行业和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教训发人深省。

(一)患者层面

1.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被侵犯

医疗是维护健康的干预措施与手段,但腐败会带来医疗风险,医疗质量与安全无法保障,由此产生的无效或过度医疗可能造成患者躯体和心理的伤害、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生命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2.个人经济负担加重

正如前述腐败是非生产性活动,其腐败链条形成是有成本的,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负担最终会转嫁到患者及其家庭身上,会造成经济能力差的患者不堪重负。

(二)医院层面

1.重创医院口碑与业务

公开新闻报道显示,公立医院腐败案例特点之一,以「窝案、串案」为多,涉及院级领导、科室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腐败事实一旦被揭发,不光医院某个科室或业务遭遇崩塌式打击,整个医院的业内外口碑也会因此损毁。

2.损害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利益

腐败者个人获取了不合理利益,这些利益很可能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合理营收与发展壮大,同一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很可能被蒙在鼓里,个人工作成效有被埋没的可能,福利与发展间接受损。

而且腐败在先,其负面和深远影响更多是医院其他人员在承受。

(三)行业层面

1.有损行业形象

公立医院腐败问题是社会问题在行业内的体现之一,破坏了卫生健康行业风气,颠覆「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世人所敬仰」的固有形象,违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2.形成医药行业内恶性竞争

腐败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大,会降低医药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和投资规模,从而导致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行业内形成恶性价格、资源、病源以及服务竞争,影响医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阻碍医疗科技创新发展

医学发展离不开创新,医学创新的过程就是将卫生健康理念变为产品,并将产品应用于有需求群体的过程。

医疗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 ,腐败会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侧相关机构、个人的运营成本,形成的利益格局也很难打破,使得企业等市场主体安于现状,创新效率损失拖累行业创新发展的步伐,并最终反作用于患者生命健康。

(四)社会层面

1.导致医疗费用持续增长

2009—2019年的 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率达181.63%,卫生总费用(Total Health Expenditure,THE)由 17541.9亿元增长到65195.9亿元,增长率达271.66%,但 THE占 GDP的比重仅由 5.15%提升到6%,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 37.5%下降至28.4%。

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由 2009年的 152.5元上升到 2019年的287.6元,人均住院费用由 2009年的 5856.2元上升到 2019年的 10484.3元,费用增长明显但增速低于同期 GDP增长。

有报道称「腐败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因红包等隐性腐败因素,民众的使用要比账面上统计数据严重得多,有的患者所支付的红包费用甚至超过了医疗费用。

公立医院的腐败问题,涉及其医教研功能实现的各资源、服务要素与环节,牵涉医院往来人员,对医疗费用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威胁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医保基金是「救命钱」,管好基金「大池子」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1年全国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查处41.1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34亿。

医保基金使用主体多、链条长,涉及医学、法律、审计等领域,贯穿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参保人员、经办人员等环节。公立医院的腐败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医保基金流失,导致基金共济风险能力和使用效率降低。

3.破坏和谐的医患关系

有人指出「腐败是造成医患纠纷的罪魁祸首」。医学作为生命科学,其真谛是「偶尔治愈、常常安慰、总是帮助」,正因为医学有自身的局限性,故需要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享有合理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消除医生的后顾之忧,使其集中精力钻研医术,以构建起健康、良性循环的医患关系。

但是腐败问题的出现亵渎了医学的人文精神,使得医患双方从维护健康的同行人变为异道者,和谐医患关系被破坏、医患矛盾被激化,甚至出现暴力冲突。

4.影响医学人才培养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7日,2023年已有46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查。

这些人或是行业翘楚,或是管理精英,还有的是医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科学校的老师们大多具有医生、教师、科学家等多重身份,因腐败问题被惩治,不仅断送了个人职业生涯,还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示范,无疑是对医学教育的沉重打击。

社会培养一名公立医院从业人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资金和配套资源,培养后不能有效发挥个人作用同样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让人痛心疾首。

主编介绍

主编:   任格 

副主编:廖冲绪  罗江山  周冬  巫竹君

任格,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院协会医院党建与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纪检监察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从事律师、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工作。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该书研究团队扎实调研,围绕近年来公立医院发生的腐败案例认真筛选,奔赴案发地和办案机关所在地,与上百名纪委监委办案人员、检察官、法官、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人员、涉案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访谈,针对医药卫生领域的腐败治理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掌握实情、把脉问诊,抽丝剥茧,逐层推进,提出了公立医院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实施路径。

查找问题、刨根问底。新时代新征程,大兴调研之风、注重调研实效,多察实情、多解难题。以四川省人民医院纪委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跟着问题走、直奔问题去,「身入」案发医院、「心至」反腐一线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方向,抓好整改、积极预防、系统治理,不断完善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机制。

研究团队选取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1517份公立医院腐败案件判决书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将文本信息转化为量化数据。

通过多元工具的科学分析和实证检验,提炼出公立医院腐败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与内在机理,从而构建起从案发原因到涉案领域、涉案环节、作案手段、腐败影响再到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为提出腐败治理的应对之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

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公立医院腐败治理的书,作者运用西医的科学理念和中医的辩证思维,对公立医院的「病灶」进行了诊断, 并给出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药方」,作者为民生谋、为患者计、为医者呼的情怀让人动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

这本书总结了公立医院职务犯罪特点,深入剖析了原因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建议,对于提高医疗行业反腐败水平、净化行业风气、改善医患关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廉政学会会长  何增科

本专著的研究成果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和大样本案例,使得该成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又兼具政策性,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  任建明

这本书全方面梳理、分析了公立医院腐败案件,对行业极具震慑、警示教育意义,其中系统施治公立医院腐败的政策建议,更是前沿性的学科探索。这本书在为民谋事、为民尽责、解民之忧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价值。

——廉政瞭望杂志社总编辑   胡桂林

该书有五个亮点:

一、理论分析有深度;

二、案例选取有广度;

三、方法测量有效度;

四、问题查找有精度;

五、对策建议有力度。

一方面,作者围绕近年来公立医院发 生的腐败案例,同参与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检察官、法官、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人员及涉案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座谈访谈,通过挑选和整理座谈访谈资料及关于涉案人员的媒体公开报道资料,提取公立医院腐败问题及其治理构成要素,构建起 从发案原因到涉案领域、涉案环节、作案手段、腐败影响再到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为提出腐败治理的应对之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作者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 1517 份公立医院腐败案件判决书作为分析样本,将判决书中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定量数据,多维度、多角度运用不同分析工具对公立医院腐败案件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其特点,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对策。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雪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腐败,公立医院,医疗,医院,行业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