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牵头的“临床牵引,知识重构,模式创新,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我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历史性突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奖励,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政府类的最高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本次奖项的获得是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认可,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进展和成就。
此次喜获殊荣,得益于院领导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每一位交大一附院临床教师默默的坚守与付出。医院将继续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领域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改革,奋力推进“新医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简介
成果名称:临床牵引,知识重构,模式创新,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姓名:吕毅,刘昌,张明,陈腾,马锋,李涤尘,邵金友,郭卉,吴小健,吴荣谦,张谞丰,陈莉娜,王渊,王浩华,孟列素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成果门类:医学
成果简介:
培养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医学创新人才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条件,也是新时代综合性大学的重要使命。在这一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如何能培养出医学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思想大讨论,确定将部分研究生通过医工交叉模式培养作为教学改革重点,提出了“临床牵引、科技支撑、多元交叉、体系重构”的培养理念,确立了“明临床需求、善工程思维、具前沿知识、强创新潜质”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该成果拟在解决医学研究生缺乏理工素养、医学师资学科结构单一、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缺乏成熟模式、医工交叉缺乏体系性的保障机制等问题,创新性提出创立“临床牵引、科技支撑、多元交叉、体系重构”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创建了“知识重构、师资融合、平台贯通”的复合型研究生育人体系;创新“Med-CDIO-T”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践“支持学科交叉、促进资源共享”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旨在培养一批可纵横于理工医学科间、推动医学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工程师潜质的优秀医生。
(原标题:喜报!我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