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研究》:武汉市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测算研究

2023
10/08

+
分享
评论
卫生经济研究
A-
A+

本研究基于此次价格调整前后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收费频次数据,参考“编制方法”的价格指数计算思路,测算武汉市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探索价格指数优化及应用方法。

2022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编好用好医疗服务价格指数(MedicalServicePriceIndex,MSPI),并逐步将其纳入本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管理的指标体系。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商品价格总水平相对变动程度的重要工具,能够直观反映商品价格的变化。1996年发表的“医疗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下简称“编制方法”)为各类医疗价格指数的编制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此后国内研究大多以此为基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不同种类、不同范围的医疗价格指数进行测算。

武汉市于2019年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本研究基于此次价格调整前后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收费频次数据,参考“编制方法”的价格指数计算思路,测算武汉市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探索价格指数优化及应用方法。

1.武汉市医疗服务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

“编制方法”将医疗服务价格指数的测算大致分为调查与数据采集、指数编制两个步骤。

1.1调查与数据采集

在测算城市范围内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时,一般需要确定空间范围,明确调查对象和内容,并完成抽样设计。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武汉市医疗服务项目的统一定价标准数据,且收费数据涵盖90%以上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总收费频次,由于缺乏根据医疗机构进行统计的数据,因此省去了从机构层面进行调查的环节。利用现有数据,本研究主要反映统一定价层面医疗服务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动。

计算价格指数还需确定基期,并定期收集之后期间的价格数据。本研究整理了2018年与2019年武汉市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数据,以2018年为基期,构建两年价格同比指数,反映2019年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情况。

由于目前可获得的仍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数据,即各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与收费频次,因此本研究测算的价格指数本质上是反映公立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不含药品)的价格变动。

1.2指数编制

(1)基本思路。“编制方法”将医疗价格指数划分为四类:一是小类指数,如挂号收入,包括急诊、初诊、复诊;二是中类指数,包括医疗或药品的门诊、住院指数;三是大类指数,包括医疗指数、药品指数;四是总指数。武汉市2019年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是基于2001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因此本研究按照《规范》的分类标准,将各医疗服务项目作为独立单元,将综合医疗服务类、医技诊疗类、临床诊疗类、中医民医类作为四个类指数,在类指数上再设总指数。通过建立分层的价格指数,反映各类医疗服务及总体的价格变动情况。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个体指数:ki=P2019/P2018

项目个体权重:wi=项目收费金额/类总收费金额;小类指数:aj=∑kiwi

类权重:Wj=各类收费金额/总收费金额;总指数:A=∑ajWj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获得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频次数据是武汉市绝大多数二、三级医疗机构2019年的总收费频次,无法对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收费频次进行区分,故在测算价格指数时也选取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平均价格。

(2)纳入的项目内容。根据2019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数据,测算包含全部定价及收费数据明确的项目价格总指数。但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繁多,各地项目内容及分类并未统一,考虑到价格指数的普适性,本研究选择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组合,从中选出与整体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最接近的组合,以相对较少的医疗服务项目反映整体的医疗服务价格变动。

2.结果

2.1武汉市2019年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情况

武汉市2019年定价明确的医疗服务项目共8990项,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480项、二级医疗机构4510项,定价在500元以下的项目占60%左右,定价在1500元以下的项目占80%左右,定价高于3500元的项目不足3%。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区间分布大致相同(见表1)。

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例,分别统计四大类(综合医疗服务类、医技诊疗类、临床诊疗类、中医民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分布。综合医疗服务类项目价格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大多为各类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注射费等,种类有限,平均价格41.86元;医技诊疗类项目价格集中在200元以下,平均价格104.68元;临床诊疗类中28%的项目价格在150元以下,其余在2150~3000元,平均价格1421.84元;中医民医类项目主要为中医外治、针刺、灸法、推拿等项目,价格多数在500元以下,平均价格161.04元。

500元以上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是临床诊疗类,其中手术治疗类项目平均价格2010.91元(心脏及血管系统手术、神经系统手术的平均价格最高,分别为4264.56元、3426.32元)。500元以下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是医技诊疗类,集中在医学影像、超声检查、检验类项目。

2.2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测算结果

(1)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数据清理后,共得到3498项具有明确定价和收费数据的医疗服务项目,据此计算得到武汉市2019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26.67%,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水平较调价前上涨了26.67%。各大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调(见表2),其中,综合医疗服务类平均价格涨幅最大(57.64%)。临床诊疗类项目的单价往往较高,因此按照收费金额计算得到的权重较高,其价格变动对总指数的影响也最大。

在综合医疗服务类中,一般检查治疗、一般医疗服务的价格指数高于总指数,诊查费、护理费、抢救费、静脉输液费等明显上调(见表3)。在医技诊疗类中,超声检查和检验类项目的价格整体下调,价格指数小于100%,两者的权重合计超过50%;而权重较高的医学影像类价格指数为139.62%,价格有所上调。对临床诊疗类项目整体价格影响最大的手术治疗价格指数为134.56%,价格上调明显。其中眼部手术价格指数最高(181.64%),麻醉类价格指数最低(112.12%);男性生殖系统手术、内分泌系统手术、心脏及血管系统手术、泌尿系统手术、肌肉骨骼系统手术、造血及淋巴系统手术、体被系统手术、呼吸系统手术价格指数均高于150%。中医民医类中,除中医外治类项目外,其他项目价格指数均高于100%,整体定价上调。

(2)包含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金额由高到低,选择累计占比90%、80%、70%直至10%的医疗服务项目,依次计算价格指数,找出包含医疗服务项目少但价格指数与总指数最接近的项目数。结果显示,尽管具有明确定价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众多,但实际高频使用项目不足1000项,占总项目数16.87%的项目,其累计收费金额占总收费金额的80%,以此计算的价格指数(120.68%)与使用全部项目计算的价格指数(126.67%)相差不大(见表4)。









3.结论及讨论

本研究针对医疗服务价格指数的设计与测算是基于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数据,即从政府对医疗服务项目定价角度,结合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金额占比,评价医疗服务价格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显示,武汉市2019年的价格调整提高了医疗服务项目的整体定价,人力价值较高的项目(如一般医疗服务、一般检查治疗、手术治疗)定价均有明显提升,体现了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支持;而超声检查类与检验类项目价格明显下调。包含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随着项目数减少,对应的价格指数随之下降,但项目数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对应的价格指数又随之上升,可以推测武汉市收费金额位于前列的单项项目价格涨幅高于全部项目价格调整的平均水平。

医疗服务价格指数在国际上有较为广泛的实践应用。美国常见的有两种医疗服务价格指数,一是由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CMS)计算的个人医疗保健平减指数(PHCdeflator),二是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LS)计算的医疗保健指数(MCPI)。个人医疗保健平减指数依据BLS发布的行业特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估计值和部分特定行业CPI估计值计算。PPI估计值是根据生产者向消费者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价格计算的,反映个人自费和第三方支付的总体负担水平。与PHC平减指数不同,MCPI仅包含患者自费部分和个人对保费的支出,使用消费者支出作为支出权重,只收集消费者自付的交易价格。

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对医疗服务价格指数计算中的医疗服务项目选取规则进行了讨论。通常,选取特定一揽子医疗服务项目作为代表,衡量医疗服务整体价格的变化情况,一般分为固定篮子和不固定篮子两种情况,固定篮子即医疗服务项目组合和权重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不固定篮子即根据医疗服务项目的实际提供情况计算。有研究认为,固定篮子无法反映价格变动导致的医疗服务项目使用转移情况,由此得出的价格增长情况可能被高估。关于医疗服务价格指数的一篮子项目具体应如何选择,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本研究纳入部分项目的价格指数计算结果,随着项目数的减少,价格指数的代表性可能变弱;从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方面综合考虑,计算医疗服务价格指数时纳入收费金额累计占比60%~80%的项目数,即可较好地反映整体价格情况。可见,将所选项目收费金额占比依次减少10%的方法,可以对选择合适的项目数进行较为粗略的判断。另外,也可将医疗服务项目按照收费金额从高到低排列后,从收费金额最少的项目开始,逐个减少纳入计算的项目并计算相应指数,直至找到项目减少一个,价格指数相较于使用所有项目计算的价格指数变化最大的项目数。需要注意的是,用此种方法筛选项目可能会忽略部分项目的临床价值。

4.建议

4.1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价格变动记录及评估的有效工具。要建立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制定、上报、评估、监测流程,实时监测、评估价格变动情况,做到“每变化有记录”“每周期有评估”,并选择部分典型项目动态计算、调整价格指数,适应医疗技术、医保政策等变化带来的影响。

4.2以成本为依据,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理顺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是价格调整的关键目标。武汉市2019年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已突出了技术劳务价值,但囿于目前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仅从定价角度评价武汉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尚无法判断价格调整的合理性。判断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是否合理,需要从医疗服务价值、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收费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医疗服务成本是首要考量因素。医疗服务成本一方面包含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需要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长、技术难度以及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包含物耗成本,则需体现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实际的资源消耗。因此,要将医疗机构的成本数据透明化,以医疗服务成本指数的变动为依据,合理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武汉市,医疗,价格,收费,定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