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研究》: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省级统筹的思考与建议

2023
10/16

+
分享
评论
卫生经济研究
A-
A+

病种目录不统一是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待遇差异的重要原因

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省级统筹的

思考与建议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提出将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 以下简称“门诊慢特病”)是医疗保障的重要内容,前者包括治疗周期长、门诊治疗比住院治疗经济方便的慢性病(以下简称“门慢”),后者包括疾病负担重、费用高的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特”)。目前,云南、浙江、青海、贵州等地出台了省级层面的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政策,仍有部分省份尚未发布省级指导政策,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政策的规范性不足,影响了参保人享受待遇的公平性,阻碍了医保省级统筹改革进程。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N省为例,整理和对比统筹区门诊慢特病的医疗保障待遇,归纳目前市级统筹下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推进省级门诊统筹改革提供参考。

0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从N省政府、医疗保障局等官方网站收集了15个统筹区关于门诊慢特病管理及待遇标准的政策文件,基于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病种目录、待遇水平、认定标准及保障待遇设定方式,分析目前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选取被80%以上统筹区纳入的病种,分析其报销水平,考虑到门特和门慢疾病的特点不同,分别统计两类疾病。门特选择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腹(血)透、血友病和耐药性结核5个病种,门慢选择丙肝、帕金森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高血压、血管支架术后抗凝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再生障碍性贫血10个病种。通常二级医院就能满足门慢患者的就医需求,而门特患者需要在三级医院治疗,因此针对门慢患者分析二级医院的待遇水平,针对门特患者分析三级医院的待遇水平。

02

N省门诊慢特病

保障现状

2.1 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

整理15个统筹区病种目录发现,大部分统筹区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在30~50种,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病种数量中位数分别为44种(最多72种,最少31种)和42种(最多69种,最少17种)。职工医保仅4个(占26.7%)、居民医保仅3个(占20%)统筹区病种数量在50种以上。可见,N省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在各统筹区之间差异较大。但由于各统筹区病种的细分程度不一,病种数量差别不足以代表各统筹区之间疾病保障范围的差别。

统计各统筹区纳入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发现,被所有统筹区纳入的病种有8种,如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帕金森病等;被80%及以上统筹区纳入的病种有7种,如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高血压等;被50%~80%的统筹区纳入的病种有13种,如冠心病、白塞综合征、脑卒中等;其余病种仅被不足50%的统筹区纳入,如精神病、慢性心力衰竭、癫痫等(见表1)。可见,N省各统筹区门诊慢特病的疾病保障范围不同。

2.2 病种报销水平

各统筹区根据疾病谱和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建立了各自的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制度,对同一病种的报销水平相差较大(见表2、表3)。

(1)起付线方面,门特职工医保起付线中位数为500元(全年,下同),居民医保为400元左右,两者极差均在700元左右。门慢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起付线中位数均在330元左右,职工医保极差达1000元,居民医保为500元或600元。可见,各统筹区门诊慢特病起付线差距在500元以上,其中门慢的职工医保起付线差异最大。

(2)报销比例方面,门特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中位数多为85%,门慢为82%,极差为15个百分点左右。门特、门慢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中位数均在70%左右,极差为30个百分点左右。可见,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高于居民医保,且各统筹区之间的差异更小。

(3)支付限额方面,限额类型分为月限额、季限额和年限额三种,为方便比较,本研究统一换算成年限额。门特支付限额中位数在60000元左右,极差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门慢支付限额中位数在3000元左右,极差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各统筹区支付限额也存在较大差异。

2.3 病种认定标准

门诊慢特病患者需要符合政策规定的诊断标准,在规定的医保或医疗机构完成认定后才能获得报销资格。但目前国家对门诊慢特病的认定标准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N省各地区对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的差异也较大,部分统筹区病种认定标准仅为定性描述,部分则给出明确的检查/化验阈值等定量认定要求。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定条件,A市要求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等,这是定性描述;B市则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5%的定量要求。

分析被所有统筹区纳入的8个病种的认定标准,将其分为两类:多项认定条件全部或部分为定性描述,每项认定条件均为定量描述。结果显示,其中的7个病种在大部分统筹区的认定标准全部或部分为定性描述。可见N省门诊慢特病病种认定不够详细,定性描述居多。但不同疾病定量认定的难易程度不同,如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检查化验结果直接诊断,认定标准定量化比较容易;而帕金森病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认定标准定量化较为困难。

2.4 保障待遇设定方式

不同统筹区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限额累计周期不同,有月限额、季限额、年限额、月定额、据实结算。月定额一般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据实结算一般针对恶性肿瘤门诊治疗或透析。部分统筹区采用混合限额周期,对大病放宽支付限额累计周期,如大部分病种按月限额、大病按年限额。

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有多种待遇设定方式。

(1)基于医疗机构等级设定报销比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依次升高2~5个百分点。

(2)基于人员类型设定报销比例,在职工医保中,退休人员报销比例高于在职人员;在居民医保中,未成年人报销比例高于成年人。

(3)不同医疗机构、人员类型按固定报销比例报销。

(4)参照同等级医院住院待遇,合并或单独设置起付线和支付限额。

(5)按病种定额报销。

03

讨 论

3.1 病种目录不统一是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待遇差异的重要原因

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待遇与各地筹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各统筹区病种目录不统一、对病种细分程度不一致也是待遇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部分统筹区对疾病各分型实施单一的报销标准,部分统筹区则细分病种分类制定报销标准。例如部分统筹区将“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纳入病种目录,其下细分“心移植抗排异治疗”“肝移植抗排异治疗”,并实行不同的报销标准,而一些统筹区则执行相同的报销标准,导致参保人之间产生了待遇差距。

3.2 居民医保参保者门诊特殊病种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

分析显示,大部分门诊特殊病种的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中位数仅为70%,职工医保大多为85%。由于门诊特殊病种的治疗费用较高,在现有报销水平下,居民医保参保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以腹膜透析为例,有研究表明,N省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年人均治疗费用为66200元(透析费用60000元+肾病药费4000元+化验费2200元),结合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中位数计算,仍需个人自付19860元,高于N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6元)。可见,即使参加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患者仍有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这一结果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居民医保在减轻大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作用较弱。

04

门诊慢特病待遇

省级统筹的建议

4.1 建立省级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由病种保障转向费用保障

现阶段,应建立省级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提高参保患者的保障待遇公平性。一是建立省级核心病种目录,要求各统筹区必须纳入,病种范围可参照目前被80%以上统筹区纳入的病种。二是建立可供统筹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纳入的病种目录,病种范围可参照目前被30%~80%统筹区纳入的病种。

下一阶段,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普通疾病门诊报销水平将不断提高,当普通门诊待遇水平提高到与门诊慢特病待遇水平接近时,在保留重特大疾病门诊保障的前提下,可考虑取消门诊慢性病病种目录,有机整合门诊慢性病和普通门诊保障制度,由病种保障转向费用保障。

4.2 统一病种认定标准,规范认定流程

建议对全省门诊慢特病病种认定条件和流程进行标准化,在控制享受报销待遇人数的基础上,保证确有需求的参保患者获得报销资格。首先,病种认定标准定量化,基于目前统筹区病种认定条件,选取相对客观的认定标准,并组织临床专家和认定主体集中论证,制定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定量认定标准。其次,根据疾病特点,分类确定认定机构。对病毒性肝炎等可以通过检查结果直接认定的疾病,在医疗机构直接认定;对帕金森病等不易确定的疾病,在医保经办机构集中认定。最后,定期审查患者的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资格,对病情好转不再需要保障的患者取消资格,对疾病恶化患者通过复审及时调整待遇水平。

4.3 区分病种设置待遇水平,提高报销比例

目前门诊特殊病种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建议区分病种设置起付线、报销比例、支付限额等关键待遇参数,具体可参考全省中位数确定。对门慢,降低三级医院的保障水平,促进患者下沉,节约医疗资源及医保基金。对门特,提高三级医院的保障水平,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在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考虑将门诊待遇等同住院待遇,促进住院患者门诊医治,减轻病床压力。

4.4 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基金支付效率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临床诊疗过程等特点,分病种制定医保支付方式。对糖尿病、高血压等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疾病,可推行按人头付费,与基层定点签约式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病情严重、临床过程复杂、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可探索按病种付费。通过科学确定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选择医疗项目,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慢特病,门诊,医保,报销,限额,待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