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伤培训带动行业水平提升,和睦家为创伤救治设定新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伤已成一个比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创伤年度报告》显示,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年我国因创伤就医人数高达6200万人,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至8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
及时、规范的救治是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如果能在创伤发生后的“黄金1小时”得到有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免于死亡。
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端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和睦家医院历来注重患者的创伤救治,关注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创伤救治理念和技术。
2023年11月3日,第二届“2023北京长城创伤培训课程”在北京和睦家医院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多名医学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培训,包括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士等。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主任Derek O'Reilly教授表示,“和睦家希望通过开展创伤培训课程,去教育更多的医生用一种更安全的方式来处理创伤患者,和睦家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行业设定领先的标准。”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主任Derek O'Reilly教授
创新救治理念 规范化培训课程提升行业救治水平
当前,我国的创伤救治水平还处于需要提升的阶段。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体系建设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伤中心和一个完善有效的创伤救治网络。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统一的救治流程,而创伤救治人员也普遍缺乏规范化培训,导致创伤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当一个严重创伤患者被送到医院,如果医生没有太多创伤抢救经验、抢救速度比较慢,生命可能就逝去了。但如果碰到的是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团队,他可能就能活。
北京和睦家医院普外科主任刘竞说,创伤救治人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救治成功率,这也是和睦家持续开展创伤培训的根本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创伤救治人员的专业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北京和睦家医院普外科主任刘竞
据了解,第二届“2023北京长城创伤培训课程”是由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经验丰富的各科室主任及医生教授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基础、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头部创伤、骨盆创伤及高级创伤护理支持等,以及由来自英国的、国际急诊医学名誉教授Anthony Redmond分享议题“灾难的预防和应对”。
北京长城创伤培训课程是基于现有的多个国际创伤课程的基础而设置的,其中包括由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开展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课程等理念。同时,课程结合了国际和国内创伤领域先进救治经验,通过专题讲座、模块演练等多种方式,旨在提高创伤患者急救效果。
Derek O'Reilly教授介绍,北京长城创伤培训课程是和睦家独有的一门课程,与国内外其他创伤培训课程相比,该课程与学术前沿更接近。ATLS课程每5年更新一次,但和睦家的长城创伤培训课程每年都会进行内容更新,以确保提供的是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技术。
以创伤患者的救治优先级为例,按照传统的ABCDE救治原则,呼吸道评估和处理是第一位的;但在实际案例中,大多数创伤患者都是死于出血,因此和睦家在创伤培训课程中将出血处置放在第一位。
“这是我们不同于ATLS的一个方面,我们引入了新的治疗理念。”Derek O'Reilly教授说。
个人能力与团队协同并重 把握黄金抢救时间
创伤救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高效的救治理念和规范,但其核心仍然在于“人”。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团队的高效协同,二者并重之下,方能获得更好的救治效果。
据了解,与去年相比,今年和睦家在课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模块演练内容,以医疗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培训,每个医疗小组由数名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组成。
“今天的创伤培训是团队培训,因为在实际救治中,需要不同科室的医生都参与进来,而不仅仅只是急诊科医生和护士。”Derek O'Reilly教授说。
和睦家医疗设置了专门的创伤代码(Code Trauma)。只要有重度外伤患者被送到急诊,创伤代码就会在医院各处广播,包括麻醉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在内的与抢救有关的各个科室的医生会在10分钟内汇集到急诊室,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救治。
如果患者有肝脾破裂导致的腹部出血情况,由普外科最优先进行处理;如果有头部创伤,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处理;如果有气胸的情况,需要胸外科医生进行插胸管。
“这种创伤代码机制可以避免诊断延误,把握黄金抢救时间,提升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刘竞说。
而团队成员高效协同则是这种机制生效的前提,这就要求创伤救治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救治核心理念,彼此信任、彼此尊重,能够高效沟通。这种非技术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定期的模块演练和培训获得。
北京和睦家医院急诊科医生Martin Springer表示,通过创伤培训课程,可以让创伤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让诊疗计划进行得更顺畅,从而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有效的诊治。
北京和睦家医院急诊科医生Martin Springer
设定标准规范 助力创伤救治系统化发展
道路交通伤与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是在中国创伤的主要致伤因素。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创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从结果来看,创伤的死亡率并没有上升,这说明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应对创伤的能力在增强。”Derek O'Reilly教授表示。
但他同时也指出,为了持续提升创伤救治的专业水平,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结果,需要开展更多的标准化创伤培训课程。
Martin Springer医生表示,“实际上,就伤情而言,中国创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美国高,这或许与不同地区的治安状况不同有关,但在中国偶尔也会遇到情况特别严重的创伤患者”。
“这其实让创伤救治变得更加困难。”Martin Springer医生解释,因为创伤救治需要长期的经验和训练,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开设创伤课程的一个原因。
“(创伤培训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实现同样的目标,并采用最新的治疗方法。”Martin Springer医生说。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建设创伤中心,但统一、标化的救治规范和救治流程仍然缺位。不同地区的创伤救治能力大相径庭,某些偏远地区省级医院的创伤救治水平可能还不如沿海地区县级医院的创伤救治水平。
在此背景下,开展创伤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加强创伤救治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来看。
“和睦家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理念是处于前沿评估和治疗准则,我们会努力为创伤救治设定更高标准。”Derek O'Reilly教授说。
会议合影
在和睦家医疗官网首页,“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创伤救治方面,这样的理念也根治其中,北京和睦家医院持续且系统化开展创伤救治培训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务人员个人及整个团队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能够和相关卫生部门协同,促进创伤救治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最终让更多创伤患者获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