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地区的国立阳明大学(NationalYang-Ming University)的Angela Fan编制的数据显示,在截止2015年的10年时间里,中国大陆毕业的五年制学生是431万名,7年制硕士是41万人,合计473万。但在这一期间,注册的医生仅增加了75.2万人,增幅15.9%,流失率高达84.1%。该研究发现中国大陆10年来医学生的流失率很高,某些医学专业领域将面临医生短缺。
研究发现, 10年中25~3岁的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 11.6%。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很多医学毕业生并没有选择执业,而是从事其他非临床的领域,如医药产业。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就业选择和教育系统低效率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核心基本因素之一是医学教育与就业机会的不匹配。
有官员表示,从2005到2011年,接近一半的注册儿科医生因工资低和工作时间长而离开岗位。在中国农村,医生短缺尤其严重,2015年缺少逾50万名医生,尤其是在儿科等特定科室。由于在中国从医的待遇相对较低,医生平均月薪只有5000元人民币(合720美元)。同时大部分的中国医生还在超负荷工作,经常每小时要看12名病人,而且还往往是病人及其家属发泄对医疗服务不满的受害者,导致越来越多医学毕业生不会选择执业。研究者认为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国特定科室和农村地区的医师将长期短缺。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农村地区医生缺口将不断升高。
去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将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年至77.3岁。
该计划要求到2020年把医生数量从当前的每千人口1.5名增加到超过2名;规划中还要求中国将需要增加14万名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这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生育需求。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在20日也报道了这一问题。尽管去年中国制定了在今后5年将医生总数增加近40%的宏伟计划,但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认为随着医学专业毕业生因薪资低和工作强度大而选择其他职业,中国医生短缺“使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更加复杂”,使《“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面临严峻考验。
不论是以上报道和研究,还是我们当前的医疗环境可以看出,经过多次医改,问题反而又被复杂化,而且我们的医疗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医生短缺和浪费的矛盾现象正在加剧,高质量的医生非常短缺。正如上述调查研究,大量医学院毕业生没有进入临床,一边医生短缺,另一边医学毕业生没有执业,形成医生短缺的双矛盾局面。
当前问题的种种主要是:
首先,医疗投入不足,加上制度设计不合理,医院自负盈亏的畸形公益定位下,以及医生的就业制度,导致医护工作者执业时面临诸多担忧。
其次,医务工作者普遍超负荷的劳动,医疗服务价值没有合理的报酬下,导致医护流失严重。
再次,社会舆论的解读,使得医疗长期以来被定义位为消费,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错误理念植根于大众心中,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优秀的医护人才越来越稀少。
不久之前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上海的医生每月从医药代表那里拿1800元回扣,后来该医生受到严厉处分。但对医疗行业稍有了解的没人会认为类似曝光会终结这种现象,因为工资低才是造成医院存在回扣的根源。仅仅将其原因归结于医生的道德败坏和唯利是图,未免有失偏颇。而且在这样氛围和解读下患者和家属很容易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一旦不如意就容易产生纠纷,导致职业危险系数不断增加。
总之,制约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没有改变。尤其是一、资源总量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尤其缺乏;二、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服务设施和条件需要持续改善;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一直存在,导致各种改革始终原地打转如提油灭火。
我们期望未来的医改能建立真正的公益性的运行机制,改善执业环境,让医生恢复到看病的本位,让医疗价值劳动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留在这个行业才是医改努力的方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