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答记者问,回应关于医改方面大家最为关心的几大问题。
1.落实“医改”工作,把握三个方面
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条主线。深化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开展好改善民生的三个行动:一是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二是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2.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建设需要三级医院带头。通过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不同方式,调节医疗资源,完善医疗体系。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状况表现为: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分布也不均衡。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不够适应,不匹配,所以就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
李斌表示,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主动地、有效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这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种制度创新,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这样就可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使得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通过医联体建设,使大的医院能够舍得放,基层机构能够接得住,老百姓能够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3.推行大病保险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的高额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现灾难性支出。李斌指出:“大病报销谨防因病返贫,扶贫要靠要靠精准施策。”
自2012年启动这项试点,至去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0亿多城乡居民。通过大病保险的实施,一些家庭患大病的负担明显减轻了。随着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在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这样使得大病保险的受益人数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要不断地提高大病保险的效用,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再精准施策,对患了大病的这部分人给予特殊的照顾。这是我国现有水平上的一个好办法,筑牢全民医保的底线,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因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4.实施基本医保制度
李斌指出,坚定实施医保,保障病有所医。我国的医疗保障网,覆盖了13亿多人口,这样就为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有效保障。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明确提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进一步增加资金的投入,不断地增进人们的健康福祉。我们要很好的用好这笔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主要是采取以下几项举措:
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
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
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