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26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眼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全国临床眼科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大会设有非公医院管理高峰会、全体大会、青光眼分论坛、白内障分论坛、眼科影像及信息分论坛、屈光手术分论坛、角膜病分论坛等多个精彩单元,共呈现102个主题演讲。
会议期间,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本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吴护平教授做了题为《角膜交联临床应用的八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厦门眼科中心角膜交联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临床经验。
去年8月,由吴护平教授、林志荣博士后主编,刘祖国教授主审的《角膜胶原交联技术及临床应用》新书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在序言中称:“吴护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我国开展角膜交联临床技术的时间和病例数量都是位居前列的,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介绍给眼科的同道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贝勒医学院(休斯顿)李德泉医学博士评价该书是“第一部有关角膜交联的中文著作”。
以下是吴护平教授在此次角膜病分论坛的演讲全文: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角膜交联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去年我们的交联仪通过了中国的FDA认证。交联仪的设备也从2009年UVX-1000(2009)更新到了UVX-2000(2011年)。而核黄素方面,也由等渗/低渗及保留上皮的离子导入系统,发展到现在的跨上皮核黄素组套。
角膜交联手术是个性化的手术方式。我们团队8~9名医生被分为3组,一组负责角膜移植;一组负责角膜交联;还有一组负责干眼症。
个性化手术方式有去上皮、保留上皮、有等渗/低渗等。从最初到现在,最经典的切除上皮方法是CXL,效果值得肯定。术前准备也都是经典的做法,手术时间为1小时。
术后的交联反应也较明显,通过术后1周1个月的照片显示,基质屋的交联反应还是很重,且角膜交联的深度达到了300μm厚度,术后3个月内皮细胞的基数基本没什么变化。
我国的圆锥角膜患者角膜都比较薄,那基质厚度低于350~400μm的患者怎么办?我们采用的是低渗性核黄素诱导角膜水肿,使基质厚度增至400μm以上,再做角膜交联,这种方法曾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过。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去上皮法CXL的特点:交联反应深度大,效应强而持久,但缺点是时间偏长,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差。
小结:
1.角膜交联术是一种具有微创、低风险、有效性、易操作等特点的新方法,对圆锥角膜患者疗效确切;
2.去除上皮/保留上皮的各类角膜交联术具有相应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特点进行个性化选择;
3.保留上皮的角膜交联是主流的发展方向,但其3年以上远期疗效尚不十分明确。其与经典去上皮法的优劣比较尚需要更多数据阐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