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地智慧医疗和各位分享一些X线检查的操作常规和步骤原则。
X线摄影操作规范
操作步骤
1. 阅读申请单,核对被检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X线号、了解病情。明确摄影部位及检查目的。
2. 确定摄影位置,一般以常规概观片为主,局部片为辅。
3. 准备:非急腹症患者的腹部平片检查应提前做好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或前晚服缓泻剂);腹部、盆腔、下部脊柱摄片,应询问患者近期曾否做过有关造影检查,以免造影剂遮盖被检部位。
4. 衣着及敷料的处理:被检部位可着薄棉织品衣服,除去可造人工伪影的其他物品。
5. 选择胶片:根据摄影部位及检查情况,选择适当的胶片(大小、类型)和增感屏(光谱、增感率、颗粒度等);两分割摄影时应按解剖学位置,使影像上下方位一致,便于阅片对比。
6. 标记:准确标记被检者的资料( X线号、检查日期、方位等及其他(如造影剂引人时间、体层厚度、病变部位局部定位等) 。
7. 测量体厚,训练呼吸动作。
8. 摆摄影位置,按要求正确摆好位置,对好中心线,调整摄影距离及照射野。
9. 拟定并调节摄影条件,根据被摄部位的厚度、组织结构情况等选择适当的管电压、管电流及曝光时间。
10. 经复核无误后曝光。
11. 摄影后处理:摄影完毕,移开X线管,协助被检者离开摄影台;填写摄影单;胶片打印。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
2. 掌握禁忌症。如疑颅底骨折的病人禁止摄颅底片;垂危病人应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检查。
3. 摆位动作要轻柔、迅速、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对特殊病人(如怀疑脊柱骨折者)更应小心,必要时可改变投照方向(如水平照射等)进行摄影以减少搬动,防止加重损伤。
4. 检查过程中,态度要严肃、认真、和蔼;检查异性病人时,态度要端庄,必要时可请第3人在场。
5. 爱护设备,机器操作要轻柔、准确,严禁超载使用;X线曝光中严禁调动各调节器。
摄影原则
1. 焦点的选择
摄影时,在不影响X线球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 以堤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小焦点一般用于四肢、头颅的局部摄影。大焦点一般用于胸部、腹部、脊椎等较厚部位的摄影。
2. 焦一片距及肢一片距的选择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称为焦一片距,肢体至胶片的距离称为肢一片距。摄影时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暗盒平行。肢体与暗盒不能靠近时,应根据X线机负荷相应增加焦一片距,同样可收到放大率小、清晰度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可运用几何学投影原理尽量避免影像变形。
3. 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中心线是X线束的中心部分,它代表X线摄影的方向。斜射线是中心线以外的部分。一般地,中心线应垂直于胶片摄影,并对准摄影部位的中心。当摄影部位不与胶片平行而成角时,中心线应垂直肢体和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利用斜射线进行摄影。
4. 滤线设备的应用
按照摄片部位的大小和焦一片距离,选用合适的遮线器。体厚超过15 cm或应用60 kV以上管电压时,需加用滤线器,并按滤线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操作。
5. X线球管、肢体、胶片的固定
X线球管对准摄影部位后,固定各个旋钮,防止X线球管移动。为避免肢体移动,在使肢体处于较舒适的姿势后给予固。同时向患者解释,取得密切配合,保持肢体不动。暗盒应放置稳妥,位置摆好后迅速曝光。
6. 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
摄影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诊断,根据摄影蔀粒的密度和厚度等具体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曝光条件。婴、幼儿及不合作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
7. 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1) 平静呼吸下屏气 摄影心脏、上臂、肩、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呼吸动作会使胸廓肌肉牵拉以上部位发生颤动,故摄影时可平静呼吸下屏气。
2) 深吸气后屏气 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这样可使肺内含气量加大,对比更鲜明,同时膈肌下降,肺野及肋骨暴露于膈上较广泛。
3) 深呼气后屏气 深吸气后再呼出屏气,这样可以增加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延长屏气时间,达到完全不动的目的。此法常用于腹部或膈下肋骨位置的摄影,呼气后膈肌上升,腹部体厚减薄,影像较为清晰。
4) 缓慢连续呼吸 在曝光时,嘱患者做慢而浅的呼吸动作,目的是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运动而模糊,而摄影部位可较清楚的显示。例如胸骨斜位摄影。
5) 平静呼吸不屏气 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
8. 照射野的校准
摄影时,尽量缩小照射野,照射面积不应超过胶片面积,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前提下,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可减少X线辐辐射量。
摄影步骤
1. 阅读申请单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病史。明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
2. 摄影位置的确定 一般部位用常规位置进行摄影,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 摄影前的准备 摄影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平片时,必须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泻药法,如口服潘泻叶或25%甘露醇;或清洁灌肠。
4. 胶片尺寸的选择与放置 根据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选择胶片的尺寸。胶片的放置应依据临床的要求和摄影方式适当调整。
5. 照片标记的安放 一般用铅字标记。铅字号码应放于暗盒的适当位置,便于阅片时辨认,并讲究摄影艺术。
6. 衣着的处理 摄影前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任何异物,如发卡、纽扣、胸罩、饰物、膏药等。
7. 肢体厚度的测量 胸部摄片的千伏值是依据人体厚度选择摄影条件。
8. 训练呼吸动作 摄胸部、头部、腹部等易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在摆位置前,做好呼气、吸气和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合作。
9. 摆位置、对中心线 依摄片部位和检查目的摆好相应的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中心线对准摄影部位的中心。
10. 防护 作好患者局部防护,特别是性腺器官的防护。
11. 选择焦一片距离 按部位要求选好X线球管至胶片的距离。如胸部为180 cm,心脏为200 cm,其他部位90~100 cm。
12. 选定曝光条件 根据照片部位、体厚、生理、病理博况和机器条件,选择大小焦点、千伏、毫安、时间(秒)、距离等。
13. 曝光 以上步骤完成后,再确认控制台各曝光条件无误,然后曝光。
14. 填写各项摄片条件并签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