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医疗保健集团:实践医联体四种模式,推进分级诊疗落地

2017
12/10

+
分享
评论
田光建
A-
A+
国务院办公厅指出医联体建设有四种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据聊城东昌医疗保健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郭敬春介绍,该集围绕医联体四种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

东昌医疗保健集团: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实践医联体四种模式,推进分级诊疗落地,基层群众明显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要大力推进。凸显了分级诊疗在整个医改当中的战略基础地位,对于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布局,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缓解“看病问题”和改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而《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指出了方向,找到了突破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指出医联体建设有四种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据聊城东昌医疗保健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郭敬春介绍,该集团积极践行《山东省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鲁政办发〔2017〕51号)文件精神,围绕医联体四种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

一、城市医疗保健集团建设实践

(一)组建聊城东昌医疗保健集团

2016年6月,区委、区政府决定由东昌府人民医院、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聊城东昌妇女儿童医院组建东昌医疗保健集团。2016年12月经过市卫计委正式批准同意。治理结构是理事会管理,运营模式是集团化发展,发展方向是健康产业,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优势,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质控的模式。目前,集团业务用房1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600张,拥有员工2300人,固定资产7亿元,年出院6.4万人次,业务收入5亿元,成为全市规模较大的医疗服务机构。

(二)集团成员医院概况

东昌府人民医院概况,始建于1949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有本部、新院、聊大、海源等四个院区,大张、斗虎屯、沙镇等三个乡镇分院,二中、东关等两个门诊部。开放床位600张,职工1100人。新院区于2016年3月动工,目前接近装修的尾声,春节前可具备搬迁条件。占地152亩,一期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2年,全市首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共有6个院区(在建一个),干部职工1200余人,业务用房8万平米,开放床位500张,总资产4.5亿元。2016年服务110万人次,住院3.7万人次,分娩2.43万例,业务收入3亿元,居全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前列。

(三)集团的定位

集团治理结构下的医共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目标:打造市内第二位的医疗保健中心,成为全省规模较大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全国树立专业品牌、特色品牌、管理品牌、文化品牌。

集团在健康中国大战略下,在全方位发展、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做大做优做强若干产业项目,在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托幼、养老、健康管理、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创新,走出集团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卓越特色发展,实现理念模式创新,助力全面小康进程。

(四)集团的特色

城市医疗保健集团改革的有益探索,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特色融合,县级医院和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的命运共同体,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

二、区域医共体的架构及实践

聊城市卫计委、区卫计局公布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方案。在区卫计局的领导组织下,集团与15家乡镇卫生院签署了医联体建设协议。

1、紧密型医联体

我们较早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和医共体建设的实践,2001年,东昌府人民医院吸收斗虎屯镇中心卫生院为斗虎屯分院,吸收大张卫生院为大张分院,2006年吸收沙镇镇中心卫生院为沙镇分院。在区卫计局党委领导下,医院对三分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相对独立,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输血:提升诊疗环境,购置医疗设备。造血:下派管理和业务人员到分院工作,接受分院人员免费进修。集团对三分院实行同质化管理,派出管理、业务骨干担任分院院长、副院长、业务职能科室主任,由总院科室主任或骨干兼任分院学科带头人。每月约360人次到三分院工作,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设立三个分院以来,我院不断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共为投入资金47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CT、CR、彩超、X光片机、全自动生化仪等仪器设备,升级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其医疗装备水平,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家分院成为本地乡镇卫生院中为数不多的独立开展医疗业务的医院,医疗服务人次、公共卫生服务人次、服务质量和业务收入都据全区前列。其中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了300张床位的住院大楼,朝着二级医院迈进。

目前,正在推进堂邑镇中心卫生院(东昌府区第二人民医院)加入紧密型医联体并挂牌东昌府人民医院堂邑院区的工作。

2、半紧密型医联体

2015年,跨行政区在于集卫生院进行试点,2007年合作更加规范。2017年下半年吸收梁水镇、张炉集镇、闫寺街道办、古楼街道办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加入集团医联体。

逢集(农村赶集)到五个卫生院,开展义诊、坐诊、查房、手术、授课。派管理和业务人员定期到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帮助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松散型医联体

分两个阶段构建松散型医联体 :一是吸收东昌府区内7家之外的其他乡镇卫生院。二是吸收周边区的乡镇卫生院。主要是组织专门的巡诊队伍。开展定期义诊、巡诊,制定指导方案。

三、专科联盟和远程网建设

围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基层保障能力,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我们依托医联体牵头单位(东昌医疗保健集团)建设了十大中心平台。

1、聊城市产前诊断中心。聊城市产前诊断中心挂靠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是聊城市唯一具备分子产前诊断技术资质的医疗单位。

2、吴阶平泌尿外科聊城中心。依托吴阶平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的专家资源建设聊城中心,建设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承接平台,服务基层百姓。

3、区域性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依托集团两医院放射科、CT室,对上连接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对下连接基层卫生院,通过建设PACS系统,实现了与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图像、信息互通。基层拍片,集团影像中心统一诊断、统一质控。病理诊断接入这个平台。通过对上连接三甲医院,对下连接卫生院和较大的诊所,我们构建了完整的三级医疗网络,为分级诊疗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东昌府区心血管诊疗中心及联盟。经区卫计局批准,集团设立东昌府区心血管诊疗中心,组建了心血管诊疗联盟,把东昌府区、开发区、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的乡镇卫生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吸引到联盟里面来,并对卫生院和卫生室实行心电远程诊断,到2017年底这个区域的心电远程诊断网络就建设完毕。同时我们医院本部还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实现了心电远程监控,我们正考虑把这两个网络连接起来,一旦实现并网,这也是我们构建的完整的三级诊疗网络。

5、中华糖尿病协会慢性病远程会诊中心、鲁西糖尿病防治基地,我们把海源院区定位为东昌府区糖尿病医院,依托北京和济南的专家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医院。

6、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远程会诊中心。承接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眼科专家,来聊城坐诊、手术、查房、讲课。

7、区域性医学检验共享中心。定位于辐射面较广的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在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中,与新院同步启用。

8、医院品质管理联盟。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集团发起成立东昌府区医院品质管理联盟。联盟目的在于“分享经验、传递理念、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全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而努力。

9、鲁西儿童康复联盟。集团建设了聊城儿童康复医院,承办儿童康复学术活动。并组建了鲁西儿童康复联盟,聊城、德州、菏泽、邯郸的16家医院加入联盟。

10、基层医生免费培训平台。实施雨露公益计划,每月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促进我区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主要成果和成绩

1、通过对这三家乡镇卫生院的托管,在大大提高卫生院就诊住院人次和业务收入的同时,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们正在推进省级合作医院的专家直接到乡镇医院坐诊,届时可以实现老百姓在乡镇医院享受县级医院甚至省级医院的诊疗服务,享受乡镇医院的报销比例,提高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2017年,斗虎屯分院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000人次;大张分院门诊量2.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350人次;沙镇分院门诊量3.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800人次。

斗虎屯分院2001年年收入不到20万元,资产总计不到60万,2017年资产总额达到800万元,业务收入1400万元。大张分院2002年年收入不到1万元,2017年资产总额750万元,业务收入1000万元。沙镇分院2006年几乎没有收入,还欠有外债,2017年资产总额6500万元,业务收入2200万元。

2、职工工资待遇得到提高,工作干劲进一步激发。托管前,这三家卫生院职工处于半下岗状态,现在三分院职工档案工资完全发放,每月有一定的奖金,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干劲十足。

3、三分院与我院每年通过双向转诊约1000人次,基本实现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逐级转诊的县乡医疗服务网络模式。在大大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也为患者节约各项费用近200万元,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三分院所承担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成绩显著。托管之前,原三个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仅限于分发疫苗等简单工作,公共卫生考核成绩处于全区后几位。成为分院后,由于我院的大力支持,三分院切实承担起各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分院公共卫生工作成绩均在全区前几名。

五、医联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医联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载体。推进医联体建设,可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将最终聚焦于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就是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有几个关键词:

一是“下”,要促进卫生医疗工作重点下移和资源下沉,包括专家、设备、培训、服务的下沉。

二是“提”,通过专家下沉、对口帮扶、远程医疗等各种形式和手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三是 “贯通”,医联体是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双向转诊的重要渠道,要让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只有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才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四是 “绩效”,关于医联体绩效管理,国家有纲领性文件,但地方上没有指导文件、配套文件,在实际运行时困难较多,没有突破性进展。

五是“信息化”,我们建设了PACS和心电两个网络,但是还没有建立分级诊疗的网络平台,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投入比较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保健集团,东昌医疗,医联体,医疗,分院,集团,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