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320个具体病种,供各地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时使用。随之,广西、湖南、海南、宁夏、河南等多地先后发布按病种收付费工作的通知。之前,福建、安徽、北京、四川、浙江已经开始推广按病种收付费。
按病种收费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按病种收费实行最高限价管理。各医疗机构在规定价格的基础上,下浮幅度不限。
过去医疗行业发生成本就是收入,医生护士的行为直接就是医院的收费基础,医疗行业对治疗结果、治疗成本没有任何承诺。按病种收费后,医疗行业对疾病治疗的结果和治疗成本开始有明确的承诺,将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行业。从此开始,医疗行业开始有了成本概念,患者花钱与医生终于同步起来,医疗行业也需要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节约意识。
医疗是服务行业,有人的地方就有违规行为,医院最大的成本就是违规成本。《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医学中心新生儿集体感染致死事件》近日在国内各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去年12月16日韩国梨花女大学医学中心四名新生儿接连死亡,确切的原因是医护人员使用同一瓶脂肪乳剂向多名患者注射,使受到弗氏柠檬酸杆菌污染的脂肪乳剂造成了院内感染的恶性事件。据了解,该院违反了一人一瓶的原则,而且这种违规注射是已经有了25年的惯例,事件使得这家医院的多名医护人员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一瓶脂肪乳剂不知道值多少钱,25年节约的脂肪乳剂获得的利润够不够赔偿四名新生儿的索赔。多名医护人员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损失又如何可以用钱来衡量。防范违规行为就是管理成本,这种管控成本的责任在每一个员工身上,让员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就是在管控成本。
医院的第二项成本来源是病种临床路径引发的成本。“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临床路径一旦设定好了,单个病种治疗需要的必须的检查、手术、治疗等业务的最大值已经规定好了,该病种治疗的最高成本已经确定了,疾病治愈的标准也基本确定。医生可以发挥的价值在于采取恰当的措施,在临床路径的范围内略作增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控制治疗成本。在收入约束的前提下,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主观能动性非常关键,将直接决定医院是否可以有盈余。与病种治疗成本相比,医生薪资水平显得不是那么关键,有的时候薪资水平高的医生,可能总体治疗成本低。
即使在“临床路径”确定的情况下,医院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组合降低成本。梅奥诊所的心律失常组的Pacing nurse team。组内只有9位医生,但配有33名专职程控起搏器的护士,他们提供的服务节省了大量医生的时间。2017年,这个组大概要出4万张远程随访和医院随访报告,这些数据的整理工作都是由这些护士完成,医生要做的,是对每一份随访报告进行认真审核。通过低成本人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事,梅奥诊所成功地降低了总成本。
医院的成本也来自于业务科室之间的协作不畅。合作医疗是现代医疗的基本特色,由于病情复杂而引发的跨科室合作非常频繁。许多疾病需要不同专业医生相互协作、会诊,科室之间协调带来的成本也值得注意。按病种收费限制了医院的收入,多发生的成本需要医院自己消化负担。主诊医生在诊断时既要考虑会诊的成本,也要考虑误诊而产生的成本。业务科室之间如果协作顺畅,科室之间内部交易定价合理,可以更好地处理会诊带来的成本问题。
医院的辅助检查部门内部交易定价也很关键。内部交易定价不合理,临床业务部门为了降低成本,可能有自己购买设备做辅助检查。这样虽然部门利益最大化,但是医院利益变小了。其次,内部交易价格不合理,将助长获取不当得利部门的气焰,让不合理的成本永久地固定下来,影响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管理和后勤服务成本一般占医院总成本的比例很高。管理和后勤部门都是为业务部门开展业务提供服务,如果管理流程和后勤服务流程运作不顺畅,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无效工作,这些工作表现为医院的管理成本和后勤成本。其次,流程运作不顺畅,也必然会影响业务部门开展业务,增加业务部门的成本。
信息化也会浪费成本于无形之中。设计良好的信息化系统,可以辅助业务部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随着电子病历在医院广泛推广,患者的信息可以快速地在不同医生护士间共享,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信息传递成本。其次由于信息共享也提高了医生之间、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效率,相应也会提高治疗效果。信息化还会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患者有知情权,一般都想知道病历的记录到底有什么,电子病历使用后,患者可以直接到病历打印处打印病历,减少了医生的工作,提高了沟通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按病种收费彻底改变了医生的诊疗行为,也对医院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医院不能再随意地向患者收费了,把自己的成本转嫁给患者。医院必须注意加强管理,从成本结构上降低成本。结构成本是医院不能通过加强运营管理降低的成本,结构成本优势是医院根本的竞争优势。医院获得了结构成本优势,然后再通过运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