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常到医院做绩效咨询辅导关系,对医院第一大群体“护士”队伍绩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倍感“忧虑”,护士节到来之际,不要让护士绩效成为“护士劫”。
1、护理绩效分配模式分析
纵观目前护理绩效分配模式,主要有医护分开核算垂直护理绩效分配模式、医护混合科室核算模式、医护业务量分开成本核算不分家核算模式,三种分配模式各有利弊。
(1)医护分开核算垂直护理绩效分配模式利弊
医护分开核算垂直护理绩效分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实行护理单元制,便于护理部统一大盘二次考核,有利于护理人员全面发展,便于调整护理科室差异,有利于医院整体护理的管理,也有利于护理部对护理的统一调配,同时也缓解了医护之间分配的矛盾。
医护分开核算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医护收入的划分和确认相对较难,医护分开核算处理不好,影响医护工作协调。同时对护理部绩效考核分配能力提出的挑战性较大,许多护理部因为考核不公、分配不公引发许多问题。因为医护分开核算,医护各自为了自身利益,容易出现医护沟通成本加大,出现相互扯皮及收入分配纠葛问题,患者就医感受不好服务满意度不高问题。
(2)医护一体化科室核算模式利弊
医护一体化科室核算模式最大的好处,有利于医护关系协调,有利于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发展。
医护一体化科室核算模式的不足,不利于实行护理单元制,容易造成业务量不足科室护理人员配置超员,不利于护理人员的内部调配,也不便于护理部对护理科室绩效差异的调整,医护之间分配的矛盾比较明显。
(3)医护业务量分开成本核算不分家核算模式利弊
誉方医管在医院绩效咨询实践中,针对医护分配关系,护理认为三分医七分护,护理应该平均参与分配,医生认为承担的风险较大,应该体现,鉴于对两种医护分配模式的总结,探索出工作量分开成本核算不分家核算模式。
医护业务量分开核算,主要是设置业务量绩效,指按照体现医护各自特点,选择具有各自具有本专业特点的业务量指标,例如医生按照门诊人次、管床病人数、手术人数、住院床日数、手术人次等,护理按照如出院人数、护理级别、护理人数等,医护分开核算指标选择应该医护尽可能趋向性相关性强指标,体现医护分配差异。
医护成本核算不分家,主要指科室成本统一核算,便于成本单元设置,核算成本相对容易,有利于合理处理医护分配关系,有利于化解医护分开核算患者就医感受不好及医护分配冲突问题。
医护业务量分开成本核算不分家核算模式的不足,需要医护业务量指标积分设计合理性,对绩效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2、护士绩效分配的不足和缺陷有哪些
在2017年2期《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发表《护士绩效工资合理性分配研究》文章中指出:护士的绩效工资水平各家医院情况不同,整体来说绩效工资分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总结分析护士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8个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护理服务质量,影响到了护理人员的稳定,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绩效工资分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主要有。
(1)收支结余提成导致护士绩效工资分配不公
大部分医院按照收支结余提取绩效工资,但是由于护理收费项目较少,而且收费定价比较低,按照收支结余计算护士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自然就低。
(2)护士科室差异导致分配不公
由于科室差异,护士与科室的绩效工资相关联,导致由于从事科室护理岗位的不同,绩效工资差异很大,例如治疗护士的绩效工资,不如医技科室辅助护士的绩效工资,承担风险压力大的例如ICU、儿科、急诊等科室护士,绩效工资偏低。
(3)绩效分配没有体现护理岗位价值
护士由于从事科室的不同,护理岗位的风险、压力、劳动强度不同,没有进行护理岗位综合价值的评价,对于护理要求较高的岗位,往往选拔优秀的护理人员,但是绩效工资不能体现岗位价值。
(4)绩效分配没有充分体现护理时间
护士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特别是夜班费和加班补贴,政策又不允许超规定发放,夜班和加班精神压力超强,护理人员非常敏感,绩效工资中不能充分体现。
(5)编制内外身份差异导致护士绩效工资分配不公
护士人员存在编内内外,编制内执行的事业单位工资体系,编制外执行劳务工资体系,编制内外护理人员的基本工资本身存在差异,在绩效工资分配中有的医院还不能同工同酬,导致由于身份差异绩效工资分配的不公,身份歧视导致护理队伍不和谐,护士流动率较高等,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
(6)绩效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医护实际收入差异
医护绩效工资分配关系,也是比较现实的难点,科室绩效工资核算,是按人头分配还是按照医护比例分配,都直接影响护士绩效工资水平,医生对绩效工资敏感度相对护理来说较低,因为存在的隐形收入,成为护士意见比较突出点。
(7)各系列分配关系没有体现向护理倾斜
医院医生、护理、医技、医辅、刑侦、后勤六大职系,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公平度,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多感受,表现最突出的是,治疗护士绩效工资比医技科室辅助护理拿的少,一些护士绩效拿不到行政后勤“平均绩效工资水平”,平均主义诱惑陷阱,体现不出向护理倾斜。
(8)护士绩效工资二次分配不合理
科室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法不一致,有的按照职称职务系数分配,论资排辈,不能充分体现工作量、服务态度、工作时间、职称、护龄等多维度因素,直接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
3、护士绩效如何分配才合理
护理人员作为医院第一大群体,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容易引发护理抗议、罢工、辞职等问题,特别是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敏感时期,不得补引起人们对护士绩效分配的关注。鉴于护士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不足和缺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让护士奉献青春和爱心,绩效成为“护士劫”,因为护理不养老,要承认护理价值,让护士奉献青春和爱心获得应有的绩效。
(1)取消收支结余提成和项目提成绩效工资制度是关键
目前的收支结余提成和项目提成绩效工资制度,收入的多少和做项目多少,是目前护理绩效分配不公的关键,需要在薪酬制度改革中解决。
(2)提高护理收费价格是基础
目前的护理项目收费价格畸形,许多优质护理工作不允许收取费用,导致护理价值不能体现,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超常,他们的教育学习实习成本极高,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导致许多护理人员流失。
(3)开展护理岗位价值评价
医院内部需要对护理岗位包括护理层级、职称、个人资历、择刚去向等,综合进行价值评价,梳理医院护理岗位价值。
(4)进行护理项目风险难度评价
对护理项目进行梳理,包括收费的和不收费的护理项目,统一按照项目技术含量、难易程度、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5)医护业务量分开成本核算不分家
参照誉方医管《工作量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实行医护业务量分开,结合四级标杆绩效预算公平性分配,人员合理性配置等,按照工作量动态,选择和确定医护业务量指标及积分标准,成本核算作为成本责任单元,依然实行统一核算不分家,按照医护各自价值系数积分配。
(6)护士长实行综合目标管理绩效
为了缓化解决护士长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绩效分配难题,,对护士长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设置单独管理绩效,医院统一考核发放,护士长负责科内护士绩效的考核与分配。
(7)护理二次分配参照护理当量分配
护理二次分配直接关系到分配公平性,能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是关键,护理工作强调整体性,但是对重要的护理工作,例如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护理项目,需要借国际上鉴护理时数概念,实行护理当量分配,同时兼顾护理层级系数、个人资历系数、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分配。
(8)建立质控护理体系解决护理养老问题
护理工作属于吃青春饭不养老,年资较老的护理力不从心,许多要求调离一线转向二线,是护理资源的大浪费。从政策制度层面,需要建立质控护理体制,不安排上夜班,绩效给予合理的待遇,把老护理人员留在科室发挥宝贵的经验积累。
关于《护士》
“护”字按笔画拆分开
左边是扌,意为手
右边是户,意为屋子
就是这双有力的手托起了无数新的希望
南丁格尔曾说过
“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护士的手有着无限的可能
护士在家是父母的宝贝因为他们年轻
请患者尊重我们护士
请伤害护士的话少讲
请动手打护士的手收手
尊重护士犹如尊重生命一样
让我们一起关注护士绩效不要成为“护士劫”
5·12护士节
我们心中的守护天使致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