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病程如何判断呢?
由于心智能力及认知功能的退化,失智症患者在生活上会逐渐丧失自我照护的能力。一般临床上评估失智症的病程进展,也常常以评量表标准来区分。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量表,提供大家参考。
※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是美国巴尔地摩Baltimore市州立医院的物理治疗师巴希尔Barthel于1955年开始使用在测量住院复健病患的进展状况,1965年发表,自此巴氏量表(BarthelIndex)就被广泛使用于复健、老年病患的领域,用来测量病患的治疗效果及退化的情形。巴氏量表不仅可使用于失智症患者,也常用以评估如中风、精神异常等需要长期照护病患的失能程度。
巴氏量表共评量十项:自我照顾能力七项计有进食、修饰/个人卫生、如厕、洗澡、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功能及行动能力:移位/轮椅与床上之间转位、步行/平地上行走、上下楼梯。每项皆有完全独立、需要协助及完全依赖的等级,依据各项评估结果计算总分。
※ 临床失智评分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 Scale
包含六种不同面向的测量标准,用以评估总体疾病的严重度。CDE会根据病患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区事物处理、家居与嗜好、个人照料来评估。每个面向有五种不同级分,以所有面向总分来评估结果。
※ 迷你心智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迷你心智状态检查又称为简易智能量表由Folstein在1975年编制,MMSE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MMSE共有11个评估项目,其所涵盖的领域可分成定向感、语言、注意力及记忆四大部分,在评分方面满分是30分。
国际标准24分为分界值,18~24分为轻度痴呆,16~17分为中度痴呆,≦15分为重度痴呆。我国发现因教育程度不同分界值也不同;文盲为17分,小学(教育年限≦6年)为20分,中学及以上为24分。MMSE虽简而易做,但它并非用来侦测情绪,人格,行为的量表。对于早期失智症,失语症,高教育或低教育的人员,其应用则仍需由专业人员诠释分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