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的解剖与主要神经阻滞定位

2018
07/03

+
分享
评论
北京圣手术衣科技有限公司
A-
A+
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颅底在结构以及相关临床意义上有其特点:1.颅底各部的骨质厚薄不一,由前向后逐渐增厚,颅前窝最薄,颅后窝最厚,骨质较薄的部位在外伤时易骨折;2.颅底的孔、裂、管多,是神经、血管进出的通道,而某些骨内部又形成空腔性结构,如鼻旁窦、鼓室等,这些部位都是颅底本身的薄弱点,不但外伤时容易骨折,而且常伴有脑神经和血管损伤;3.颅底与颅外交通丰富,4.颅底骨与硬脑膜紧密愈着,外伤后不会形成硬膜外血肿;相反,因脑膜同时损伤,却可引起脑脊液外漏。

颅前窝:颅前窝容纳大脑半球额叶及嗅神经、嗅球和嗅束,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蝶骨体前部构成。

颅中窝:颅中窝呈蝶形,由蝶骨体的上面和侧面、蝶骨大翼的脑面、颞骨岩部前面及颞骨鳞部构成,可分为较小的中央部和两个较大而凹陷的外侧部。

颅中窝中央部:即蝶鞍,为蝶骨体的上面和侧面,该区主要结构由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在蝶鞍的前部有较浅的交叉沟,交叉沟向两侧连至视神经管。视神经(Ⅱ)和眼动、静脉由此通过。视神经连于视交叉;眼动脉来自颈内动脉,眼静脉汇入海绵窦。

颅中窝外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前方的眶上裂有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展神经(Ⅵ)、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三叉神经节:形似半月形,凸向前,又称半月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包于硬脑膜两层间的裂隙间。蛛网膜和蛛网膜下隙也延伸入裂隙腔中,包绕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后部,此裂隙腔被称作三叉神经腔。

三叉神经节阻滞定位: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患之一。常采用三叉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其阻滞途径是从颧弓后1/3下方,口角外侧2.5cm稍上方正对上颌第二磨牙处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方达翼突基部,到卵圆孔前方,用X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穿入卵圆孔,到达三叉神经压迹处三叉神经节内,仔细回抽、确认无血液和脑脊液反流后注射阻滞剂。

由于蛛网膜下隙延伸入三叉神经腔内,即使很少量的局麻药误入脑脊液内,亦可迅速地扩散至脑干,引起意识丧失或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故三叉神经节阻滞术必须谨慎施行。

颅后窝:大而深,由颞骨岩部后面和枕骨内面组成。脑桥和延髓贴在中部的斜坡上,两侧部容纳小脑半球。窝底中央有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接处,孔的长径约3.6cm,宽约3cm,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并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颅内的三层脑膜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被膜相应的三层相互移动,但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边缘与枕骨紧密愈着,故硬脊膜外隙与硬脑膜外隙互不相通。颅后窝骨折时,由于出血和渗漏的脑脊液无排除通道,易被是忽视,而更具危险性。

舌咽神经阻滞定位:可从外耳道外口下方、乳突前缘稍前方垂直进针,刺入1.25~2.50cm,即可达茎突部位,过茎突后方继续进针1.25~2.50cm,针尖可达颈静脉孔下方,注入局麻药,即可达到阻滞舌咽神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舌咽神经阻滞时,第Ⅹ、Ⅺ对脑神经和颈交感干可同时被阻滞,此外,舌咽神经阻滞也可在乳突尖下与下颌角两者中点间垂直进针,针尖过茎前方少许,将局麻药注入茎突前方。

文 编辑 | 麻医台

图片 | 麻医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经,阻滞,解剖,三叉神经节,颞骨岩部,颅中窝,枕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