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和鼓励顺产时,我们通常会鼓励大家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和自由体位分娩。
首先鼓励自由体位待产和自由体位分娩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祖先以前是四肢着地行走的,就像狗狗一样,因此脊柱是像弓一样呈弧形弯曲的,用来均匀地承担吊在下面的内脏的重量,女性的骨盆的形状和位置也是配合这种四肢着地状态的。随着人类的进化,我们的祖先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和奔跑,这让整个脊柱和内脏系统转了九十度,打乱了原来合理的力学构造和安排,脊柱被迫变成了直立的柱形,骨盆也不得不进行适当的调整。接着为了支持直立和双足行走,脊柱下端又不得不向前弯曲;为了让头部保持平衡,脊柱的上半部分又要向后弯曲,最终形成了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如果是躺着生孩子,又会进一步使得胎儿和骨盆的关系变得更加不协调, 再加上躺在那里,失去了胎儿自然垂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分娩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可能会进一步的增加。
如果是采取自由体位,站起来走路,或者是四肢着地,又会让孕妇的身体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胎儿和骨盆的关系会变得更加自然和融洽,再加上胎儿垂直的重力作用,分娩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时间也会相应的缩短。
其次鼓励自由体位待产和自由体位分娩是有证据支持的:
综合了多项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与仰卧位或侧卧位相比,自由体位(包括直立、活动等各种自由体位)待产时,可以缩短大约1.5小时的第一产程,比人工破膜+催产素的效果还要好。自由体位待产时,剖宫产的概率也会下降。
另外一项关于第二产程的meta分析显示,与仰卧位或侧卧位相比,自由体位(包括直立、活动等各种自由体位)出现胎儿心率异常的概率下降,会阴侧切的概率下降,阴道手术产的概率也下降。
当然,自由体位待产和分娩也可能会给医生和助产士带来麻烦,首先你要改变原来的产房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助产士的接生技术也需要改变和提升,因为各种自由体位的待产和接生会给助产士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挑战。还有,如果是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的话,也很难让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待产和分娩。虽然有所谓的walking epidural(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但是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而且大家对“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的看法也不一致。
在产科实践中,有很多的对妈妈和胎儿有意义的做法,但是有时候这些好的做法之间也会有冲突。所以知情同意,知情选择很重要,有时候你不得不在一些措施之间做相应的取舍。
本文可以转发,不允许编辑修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