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鱼
前几天,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站在峨眉山金顶舍生崖边,不顾众人劝阻,从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纵身跃下,当场身亡。
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上周的一天下午,手机微信里一位读者加我。第一句话就是“小鱼姐姐,我得了抑郁症想自杀”。
冷不丁收到这样的信息,心情一下沉重起来。
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得知:他是一位程序员,31岁,在成都工作,一个月挣一万多。
几年前就得过抑郁症,住过院,做过电休克治疗,好过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因感情受挫,导致抑郁症复发了。
他说:“我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地躺在床上,已经十多天下不了床”
“失眠、早醒、对什么都没兴趣”
“我真的绝望了,对未来的生活没一点信心”
“抑郁症让我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我胜任不了我的工作,被辞退了”
“我知道错过了这个女孩,我还会遇到另一个喜欢的女孩,但是我的大脑就是不受控制”
“我以前是一个乐观开朗爱装逼的人,没想到竟然会得抑郁症”
“我的家人不理解我这个病,我真不是小题大做,我难受啊!”
“我为自己准备了四瓶安眠药,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抑郁症最大的危险就是自杀
一般来说,自杀分为几个阶段:
“自杀”的念头萌发
具体自杀想法
行动计划(比如去买自杀的工具)
实施自杀
最后不幸身亡
我的这位读者,处于抑郁症发作期,并且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属于高危情况。
我虽在微信上与他闲聊,却是心急如焚。
一边靠聊天稳住他,一边联系了成都的精神科医生以及公安局工作的同学报案。
我的警察同学和我一起陪他聊了一下午。他说他稍稍好些了,我们的心也得到一点宽慰。
……
抑郁症是现代都市的流行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似乎越来越多,到底有多少人患有此病?
抑郁症的患病人数远超我们想象
2009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是6.1%。
而我国精神病学专家普遍认为抑郁症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调查数据。
为什么?
一方面说由于文化传统,人们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却不愿意承认;
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欠缺,很多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抑郁症患者。
但就算按照6.1%的发病率,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中国,抑郁症患者也接近9000万。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要隐秘病情?
首先,在中国的文化里,人们对精神方面的疾病,有强烈的恐惧和歧视。
很多人把精神疾病等同于“疯子”。
甚至老一辈还习惯把精神病院叫做“疯人院”。
其实,这所谓的“疯子”是精神分裂症。
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障碍一共有157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都是,精神分裂症只在其中占0.5-1%。
正是因为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使得抑郁症患者不好意思去看医生,宁愿自己撑一撑。
因此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让病情越来越重。
其次,缺乏家庭的支持
正如我的那位读者所说,家人不理解这个病。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传统,从来都教育我们要坚强、大气、勇敢。这当然没错。
但是反过来,却总是会对小气,内向加以斥责。
如果身体没病,却愁眉不展,表现得不想动、很痛苦,家人的反应一般不是理解和关怀,而是责怪和抱怨
“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多大点事啊”
“这都想不开”
“心理这么脆弱,就是缺乏挫折教育”
“心胸狭窄才会得抑郁症!”
“动不动就想死,意志力太薄弱了”
正因如此,抑郁症患者很难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说出来也没用,不如不说了。
这使得本就低落灰暗的情绪不断蔓延,让疾病变得越来越重。
实际上,抑郁症与性格是否开朗,意志是否坚强没有直接的联系。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功能性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的统称。它的主要的症状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制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第六版《精神病学》对抑郁症发病原因的叙述为:病因不明,病理不清。各种发病原因的假说多达6种以上,包括遗传、内分泌变化、炎性反应等等。
抑郁症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有明确的症状、诊断、治疗手段和药物。
抑郁症绝不是思想痛苦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也与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没有任何关系。它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一样说真实的疾病。
当他们说想死的时候,不是小题大做,他们是在求救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自杀的念头出现。
抑郁症的痛苦,是我们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一位抑郁症患者这样形容:
“那种痛是将失恋的难过和苦涩再放大几十倍乃至百倍;
是将不幸失去家人的巨大悲痛放大几倍;
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就像被带回去体验了一次又一次。”
一位防自杀干预自愿者说:“当一个抑郁症患者跟你讲一大堆透露着‘我想死’,‘我不想再痛苦下去’之类的话,他是在向你求救,请帮帮他。”
我的这位读者,把他与亲人的对话发给我,这大概是很多抑郁症患者遇到的情况。
REC
在我们多数人的家庭习惯里,对最亲的人,总是不吝于用最恶毒的话来戳心窝子,甚至认为骂一骂,激一激,是为了“骂醒你”、“是为你好!”
抑郁症的患者们说:
“家庭是我痛苦的源头,是心中最隐秘的伤口”
“家人已经放弃我了,他们不在乎我的死活”
家人的辱骂和忽视无意中将患病者拖向更黑暗的深渊,但他们却全然不知。
常常会有人感叹:“怎么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自杀了?”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
防止抑郁症患者自杀最需要亲友的陪伴和帮助。
作为最亲的人,你的安慰也许不能使他改变想法或者好起来, 但是如果你让他去死,他有可能真的会死。
如果亲友患抑郁症,你该怎么帮助他/她?
帮助的前提,是了解。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了解最为奢侈,也最为关键。
“我需要懂抑郁症的人陪我,她不会说我不努力,不坚强”
“我最讨厌听:加油啊、多努力啊、想开点,这些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如此自己无用、糟糕”
别说:“你怎么不去做些什么什么啊”,越说越让他们感到绝望和无力,因为他们暂时做不到。
别问:“你为什么会患病?”,为什么患病正是患者痛苦的根源。
家人所要做的是正确认识这种病,了解疾病的过程、治疗方法,帮他找到好医生,督促他按时吃药。
了解他心中的想法,并理解他的痛苦,让他知道,家人一定会陪伴他度过这艰难时期。
他需要的时候,家人在;
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安静地呆着。
峨眉山跳崖女孩在遗书里写道:“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我只知道我活的很累很痛苦……希望大家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愿世界多些善意和美好,少些伤害。”
如果有可能,请拉一把绝望的人。
也许只是一次倾听、一次陪伴、一个拥抱、一条信息、甚至一个眼神,就能把他们从黑暗中拉回来。
愿每一个生命都被理解和善待……
写在最后
我的这位读者,我想你一定能看到这篇文章。
你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和家人讲,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说我会帮你写一篇文章告诉你的家人,告诉他们:
抑郁症很常见,它一种实实在在的病,跟所有其他疾病一样,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需要专业医生医治,规范地、足程地服用药物。
抑郁症能够治愈,也可能复发,但是永远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因为,迈过这个坎,便可见阳光灿烂……
END
PS: 写好这篇文章后,我们跟那位读者联系过,他已回到老家,相信有家人的陪伴,他一定会慢慢好起来。
通过这次读者求助事件,小鱼再一次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附:国内危机干预机构的联系方式(欢迎补充)
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热线 010-82951332
北京红枫妇女热线:010-64033383,010-64073800(周一至周五9:00-18:00)
中科院心理所咨询志愿者热线: 010—64851106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532-85659516
南京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 16896123 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 救助热线(0571)85029595,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中心救助热线(027)85844666,工作时间每日晚6点30——9点30
重庆生命求助热线 危机干预热线 023——66699199、666992999
重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3-65372255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0-81899120
深圳市心理危机研究中心热线电话 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755-25629459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自杀干预热线 021-51699291,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
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411-84689595
阜新市心理援助热线 0418-3780123
作者简介 | Dr小鱼 副主任医师 公共卫生硕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