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 有一个著名的方子叫做“肾气丸” ,能够治疗“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微饮”等,后世逐渐将其视为补肾第一方,并衍生出多个地黄丸系列方,例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那么,问题来了, 金匮肾气丸就是张仲景当时的肾气丸吗?
众所周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来被分开为2本书,一本为《伤寒论》,一本为《金匮要略》,而肾气丸主要就出现在《金匮要略》里面。咦?这不就是金匮肾气丸吗? 所以,从名称上看,金匮肾气丸,应该就是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 。
但是,现实很残酷,并不是这样。
我们先来看一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肾气丸,是哪些中药组成的。 根据原书记载,张仲景肾气丸的组方药味为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或桂枝)和附子,一共8味药 。熟悉六味地黄丸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肉桂(或桂枝)和附子。
那么,现在常用的金匮肾气丸,是什么样的组方呢?看看说明书就知道, 现在常用的金匮肾气丸,组方为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或肉桂)、附子、牛膝和车前子,一共10味药 。对比一下就知道,现在常用的金匮肾气丸,是在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牛膝和车前子而来。增加了这2个药,在说明书功效主治上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利尿行水的作用,对于肾虚水肿的利水消肿作用比较好。不过另一方面,看看《中华本草》就知道,牛膝和车前子也会伐肾气。
也就是说,金匮肾气丸(现在常用)≈肾气丸(张仲景)+牛膝+车前子
实际上,现在常用的金匮肾气丸,并未进入2015版药典标准,而是执行部颁标准。从这个药物组成来看,与2015版中国药典里面的济生肾气丸的组成是一样的,君药也均为地黄,但组方药味的配比存在一些差异。例如,金匮肾气丸中,地黄与山萸肉的配比为108:27=4:1,而济生肾气丸中地黄与山萸肉的配比为160:80=2:1。
也即,金匮肾气丸(现在常用)≈济生肾气丸
那么,张仲景肾气丸,到底与现在常用的哪一个中成药比较相近呢?
对!就是桂附地黄丸。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桂附地黄丸标准可知,桂附地黄丸由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和附子组成,一共8味药。从组方配比角度看,二者也完全一致,均为8:4:3:1的配比。
所以,肾气丸(张仲景)=桂附地黄丸
最后,总结一下,张仲景肾气丸不是现在常用的金匮肾气丸,而是现在常用的桂附地黄丸。现在的金匮肾气丸增加了利尿行水的牛膝和车前子,更侧重于利水消肿,而桂附地黄丸才是补肾气的基本方。 选药买药时,不要搞混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