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障碍很可怕?科学干预最重要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1487篇文章
1.游戏障碍是什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逐渐进入大众生活。随之而来的网络游戏过度使用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2018年10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将“游戏障碍”“纳入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网络游戏究竟是农药(指网络游戏导致的不良后果)、良药(指网络游戏改善认知功能)、还是毒药(指网络游戏的成瘾性),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现有研究证实,游戏成瘾具有与物质成瘾相似的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改变,因此,经成瘾领域专家的多次讨论,确定将其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1),称之为“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
怎么判断是娱乐还是疾病?
玩游戏就是有病吗?当然不是。专家告诉你,网络游戏的使用要达到特定的标准才能诊断为疾病,具体标准如下:
在既往12个月内持续失控的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以及其他特定游戏);
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对游戏存在心理渴求(心瘾);
尽管因为玩游戏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存在玩游戏的行为;
其他特征: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对游戏产生耐受性;停止玩游戏产生“”戒断症状”等。
2.如何看待?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改善个体认知功能、提高社交能力,但是若使用不当会导致网络游戏成瘾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影响、人际关系障碍,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猜疑、被害妄想、幻听等症状。因此,对相关人群做到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是降低网络游戏成瘾及相关危害的关键举措。
3.治疗可怕?
过去一段时间,“电击”治疗游戏障碍引起大众的极度恐慌。此“电击”治疗指使用电休克治疗来治疗网瘾,过程中给患者带来极度的恐慌、不适感,造成心理甚至躯体伤害,该治疗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而临床治疗使用的无抽搐电治疗(MECT)则是通过静脉麻醉后用微弱、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引起大脑神经元放电,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与电击治疗网瘾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告诫大家切莫混为一体。切记:电击治疗网瘾不可取
4.如何科学治疗?
目前,针对游戏障碍,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是关键!
药物治疗
游戏障碍患者的药物干预主要选择是针对患者合并的情绪障碍给予新型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对症处理情绪问题。
心理治疗
对游戏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方法多采用家庭治疗进行,该方法将一个家庭整体作为治疗单位,其焦点为了改变家庭内部存在的不良互动关系,从而帮助游戏使用障碍者改变不良的游戏使用模式。认知行为疗法及简短干预也逐渐应用在该问题中。
物理治疗
经皮穴位电刺激(HANS)、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应用在游戏障碍的群体中,并且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上网时间。
5.医疗资源紧缺?
许多游戏障碍的患者或家属苦于找不到正规途径治疗而保受困扰。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款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手机干预系统,该系统集评估、宣教、干预于一体,能够快速、有效检测是否游戏成瘾,并根据成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上简短干预。系统经过测试完善后将尽快投入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