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治疗方法的优劣和选择(多图详解)

2019
05/21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血管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莫衷一是,令人困扰。

作者:陈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及激光美容科主治医师

血管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莫衷一是,令人困扰。每位家长需要有较为全面和清晰的理解,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最为恰当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如果仅从去除血管瘤的角度考虑,都是有效的。但“去瘤易,复美难”,人们对于外观的要求是日益提高的。因此,治疗方法选择的总体原则是:以功能(视力、呼吸或运动)优先考虑,不过分破坏皮肤或器官,不遗留不易修复的瘢痕、色素变化和器官畸形,同时较小可能带来全身不良反应。


图1: 分别位于左肩胸部、右耳廓、左上肢和阴囊的 血管瘤 

现将各种治疗方法详述如下,仅供家长们选择参考:

一、一线推荐策略

1.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

2008年首次被应用,是近年血管瘤治疗领域最大的发现。

优点:大于95%的有效率,不会影响血管瘤表面皮肤,不遗留瘢痕,整体安全性较高。

不足:1)用药前需要多项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脏超声等,有用药禁忌;2)少数患儿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低血糖、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和心动过缓等;3)用药周期长,数月到一年余不等,可能需住院监测。4)停药后复发概率:13.9%(我中心数据)

适用血管瘤:1)全身各部位面积大,体积厚、增生迅速的血管瘤。2)眶周、气道、内脏血管瘤;3)多发性血管瘤;4)出现明显溃疡的血管瘤。


图2: 口服心得安治疗血管瘤


图3: 口服心得安治疗血管瘤

2.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乳膏/凝胶: 2010年首次被应用,被逐渐广泛使用。

优点:1)效果确切、用药简单,易于接受,患儿无痛苦。2)安全性极高,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3)不影响皮肤,不留疤。

不足:1)滴眼液制剂最常见、最易获得,但使用略显不便,化妆棉固定和防药液蒸发稍显麻烦。2)可能出现轻微皮肤刺激症状。3)使用范围较狭窄。4)用药周期较长。

适用血管瘤:1)全身各部位小到中等面积、浅表或略增厚血管瘤。2)配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加快较厚血管瘤皮肤红斑的消退。3)出现浅表溃疡的血管瘤。


图4: 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血管瘤

3.瘤体注射治疗:

注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或博莱霉素等,有数十年应用历史。

优点:1)糖皮质激素(确炎舒松或倍他米松),有效率超过90%。2)操作简单,创伤小,护理方便,一般每月一次。

不足:1)可能出现与药物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发热、食欲不佳、肥胖、体毛生长、过敏性休克、血管栓塞和远期组织萎缩等。

4.手术切除和整形:

即使是在“心得安时代”,仍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弥补非手术治疗的种种不足和缺憾。

优点:1)能一次性大部分或全部切除病灶,治疗周期短,避免瘤体长期存在对家长及患儿心理造成的压力。2)能迅速解决血管瘤造成的功能损害,如无法睁眼、鼻孔堵塞、反复出血、溃疡疼痛等。3)能矫正遗留的种种外观损害,如皮肤鼓包、瘢痕增生、组织萎缩、口鼻变形移位、鼻头肥大及睁眼不对称等。

不足:1)幼儿需要全身麻醉,存在固有的麻醉和手术风险。2)会遗留新的手术瘢痕,有可能需要进行较长期淡化瘢痕的各种处理。3)部分累及重要组织和器官、或面积过大的血管瘤是无法、也无绝对必要被完全切除的。

适合血管瘤:1) 遮挡视线的眼睑血管瘤、造成明显变形移位的鼻唇血管瘤;2)头皮、躯干、四肢小的,明显凸起的累及皮肤的血管瘤;3)消退后血管瘤遗留的畸形修复。


图6: 右肩部血管瘤切除

5.密切随访观察:

随访观察,待其自然消退,也是一种明智的策略,毕竟血管瘤的过度治疗也屡见不鲜。

适合:1)非颜面部位、面积不大、体积不厚、长在深部、生长缓慢,不影响功能的血管瘤;2)经医生评估,治疗与不治疗,消退后最终效果差别不大的血管瘤。3)后期极可能需要手术整形,对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即使略生长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的。

注意:随访观察即不是“放任不治”,也非“消极等待”,仍需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二、二线备选方案:

6.激光治疗:

常用为595nm脉冲染料激光和长脉宽1064nm激光,应用已超过20余年。

优点:1)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瘤体萎缩。2)在消退期有重要应用价值。3)有助血管瘤溃疡愈合

不足:1)治疗时疼痛明显;2)出现浅表瘢痕、色素沉着或皮肤萎缩的风险相对于前述三种方法明显较高,与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

适用血管瘤:1)非颜面部浅表、小面积增生期血管瘤。2)特别适用于血管瘤无法完全消退后,残余的毛细血管扩张、质地不佳或浅表疤痕的清除或改善(联合其他激光)。3)溃疡血管瘤。

7.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1967年即被应用,是心得安出现之前的经典方法,适应征和口服心得安类似。口服糖皮质激素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率为80~90%。

适用血管瘤:1)有口服心得安禁忌,如心脏发育不全、有支气管哮喘发作病史或家族史、伴发充血性心衰、伴发消耗性凝血障碍患儿;2)家长对口服普萘洛尔存在较多顾虑,或者口服心得安无效的患儿。


图8: 口服激素治疗血管瘤

三、其他少用方法:

这些方法少用的原因主要是:不良反应严重,或不再能满足现在患者对外观美越来越高的要求。

8.外用咪喹莫特乳膏:

在5~7年前有所应用。咪喹莫特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被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后被发现对血管瘤也有效。在外用噻吗洛尔兴起后,就较少应用了。原因是部分患儿有明显的皮肤刺激症状,表现为发红、脱屑甚至溃疡,形成瘢痕,外观不佳。

图9:外涂咪喹莫特治疗血管瘤

9.干扰素

干扰素治疗血管瘤主要机制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诱导凋亡, 从而抑制血管新生。 对于危及生命的快速增值的重症婴幼儿血管瘤, 若激素治疗无效, 可采用皮下注射干扰素的方法,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 但干扰素可引起低热、 畏食、 嗜睡、 便秘、 转氨酶轻度升高和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 以及其引起癫癎发作和下肢运动障碍的神经毒性,且治疗费用较高。


图10: 干扰素治疗血管瘤

10.长春新碱

长春新碱作为抗肿瘤药物,可以抑制细胞的分裂。上世纪90年代,被用于治疗重症婴幼儿血管瘤。 但由于其为抗肿瘤药物,其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并发症较为严重, 只有在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重症血管瘤中使用。

11.放疗

利用X射线或γ射线,杀死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放射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如90锶或32磷,曾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满意。 但国外研究表明, 放疗可以增加远期黑色素瘤(恶性)的发病风险。而且容易造成色素脱失或沉着,并可能产生经久不愈的皮肤放射性溃疡,易转化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一般都需要手术切除,预防恶变。


图11: 血管瘤放疗造成耳垂缺损


图12: 放疗造成下眼睑萎缩外翻,眼眶发育异常

12.热疗(高频电凝固疗法)

高频电凝固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病灶及周围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热量将没有选择性的破坏其能达到的任何组织,包括皮肤。在无法精确控制热能传

就易造成皮肤的损伤和溃疡,从而形成瘢痕。

13.冷冻治疗

20 世纪中叶,冷冻疗法在治疗浅表血管瘤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其基本原理是液氮的强低温使血管瘤及周围组织细胞冷凝破裂死亡,经过机体修复后使血管瘤消失。 但易导致增生或萎缩性瘢痕、 色素沉着及组织挛缩等并发症,而且发生率颇高。


图13: 冷冻造成的皮肤损害,难以修复

14.压迫疗法

可使病灶局部血供减少,从而抑制血管瘤细胞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但其疗效不明确,易造成局部血运障碍、发育不良等。

以上内容,参考了国外文献、国内指南及本团队专著(部分文字和图片)的相关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学术探讨。 如有进展和争议,将保持内容更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血管瘤,优劣,详解,干扰素,治疗,瘢痕,溃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