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芩口服液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温补性中药”。而在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药”。那么,滋补与温补,有什么区别呢?
蓝芩口服液说明书注意事项
双黄连口服液说明书注意事项
首先,滋补与温补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补益药。什么是补益药?就是我们常说的补气、补血、补肾、补脾这样的中药,黄芪、当归、阿胶、人参等等都是补益药。所以说,滋补与温补都是补益药,但不是说所有的补益药都是滋补或温补药。
那么,滋补与温补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第一,滋补药侧重于描述中药的质地及功效。什么意思呢?从药物的质地角度看,阿胶、熟地黄、女贞子等中药都属于滋补药,原因在于他们的质地比较黏腻,手感上黏黏的。同时,从化学成分的角度看,这种质地的中药,往往含有较多的油性或胶质类成分。大家自己去药店买一块熟地黄,感觉一下就知道了。
同时,从药物的功效看,很多中药的药典功效描述中,会带有“滋”这个字,这样的中药很可能是滋补药。比如说熟地黄的药典功效为“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在比如说阿胶的药典功效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再比如说女贞子的药典功效为“滋补肝肾,明目乌发”。这些中药都可以称之为滋补药。
第二,温补药侧重于描述中药的药性。什么意思呢?中药的四气包括寒热温凉平,既然是温补药,药性就一定是温性或热性。也就是说,那些具有温性或热性的补益药,可以称之为温补药。具体来看,炙黄芪的药性为“甘,温。归肺、脾经”,能够益气补中;淫羊藿的药性为“辛、甘,温。归肝、肾经”,能够补肾阳强筋骨;肉苁蓉的药性为“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能够补肾阳益精血,它们都可以称之为温补药。
因此,滋补药与温补药,从药材质地、药性及功效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差异。滋补药的描述,侧重于药材质地及功效,例如熟地黄、女贞子和阿胶。而温补药的描述,侧重于寒热药性,例如炙黄芪、淫羊藿和肉苁蓉。我们可以简单地记忆为,滋补药以养阴为主,而温补药以补阳为主。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有的中成药不宜与滋补药联用,而另外一些中成药不宜与温补药联用呢?
其实,说明书标注上述内容的中成药,最常见的就是以疏散风热或清热解毒为主的感冒类中成药,例如双黄连口服液和蓝芩口服液。这一类中成药,从药性上看,是寒凉性为主;从药势上看,是祛邪为主。服用寒凉性中药时,不宜服用热性中药(例如温补药),以免火上浇油。服用祛邪类中药时,不宜服用滋腻性的补益药(例如滋补药),以免闭门留寇。所以,在服用这些清热类感冒药时,既不宜联用滋补药,也不宜联用温补药。只不过,不同药品在说明书标注注意事项时,根据喜好和侧重点,选取了一个罢了。
【活动来啦】
“护理创新我有一套”第二季火热来袭!得益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指导,健康界搭平台征集全国护士的临床创新技能,推出有趣有料的“我有一套”展示活动。戳此即刻参加活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