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手术后的康复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术后3个月以内的康复过程对于手术预后效果影响很大,颈椎手术后的康复目的是为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颈椎的手术方式以手术切口入路不同,分为颈椎前路手术和颈后路手术。颈前路手术又包括融合固定手术和非融合手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颈后路手术又包括单纯椎管减压、椎管减压结合内固定以及椎管开门减压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术后的康复措施也不同。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手术后
体位:平卧位,颈旁置沙袋维持中立,床头抬高15度(前路切口盐袋加压)
生命体征监测
严密观察引流液、伤口出血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疗
颈部血肿,常出现在术后24小时以内,多为凝血功能不良,或因为术中止血处理不彻底,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憋气及呼吸困难
注意观察四肢感觉和运动情况
术后进食固体食物
术后一过性声音嘶哑
吞咽动作不协调
吞咽受限或饮水呛咳
颈椎术后康复要综合考虑
患者的手术类型及年龄
颈椎前路手术
创伤比较小出血也很少术后三天可出院
早期制动让软组织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植骨骨愈合
后期加强颈椎各个方向上的稳定训练,锻炼颈部后部的力量以及侧方的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
颈后路手术
后路手术显露对后方的肌肉结构有一定的破坏
早期制动以利软组织修复
康复训练主要是保持后部肌肉力量的稳定
根据颈椎曲度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
佩戴颈托的时间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手术后可以不戴颈托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佩戴颈托保护
颈椎前路融合固定手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ACCF)
ACDF对骨性结构破坏少、内固定牢靠,对于1-2个间隙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严格佩戴颈托2-3周,3周-4周在家中或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颈托,6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对于3-4个节段的长节段手术,需要4周较为严格的佩戴颈托,6-8周后可以去除颈托
ACCF对骨性结构破坏较多,术后4周严格佩戴颈托。4周-6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6-8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若椎体切除2个椎体及以上则颈托需带足12周,ACCF用钛网时建议佩戴3月)
颈后路单纯椎管减压手术和减压结合内固定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佩戴颈托4周,4~8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8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颈后路椎管开门减压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佩戴颈托2周,2~3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3~4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避免植骨和钢板移位
植骨愈合时间约3~6个月
植骨未完全愈合前避免剧烈运动或特殊体位
枕头
颈椎手术后睡眠时的枕头非常重要
手术后患者体位一般情况下没有严格的要求,患者可以平卧,也可以侧卧。但不同卧位时枕头的高度需根据情况调整,平卧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胖瘦都会影响枕头的高度。通常7-15厘米高度。侧卧时枕头的高度则以肩膀至颈椎距离为宜(保持颈椎正直)
颈部肌肉训练
一般情况下术后2周开始肌肉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是保持头颈部稳定在非运动情况下的颈部肌肉收缩用力训练
训练时间为一直持续到术后3个月复查
四肢肌肉训练
手术后尽早开始四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用握力球(圈)训练双手的力量以及灵活性
四肢肌肉的伸缩用力训练
四肢关节功能的锻炼
对于能够下床活动的患者,双侧肩关节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高压氧对康复的意义
脊髓损伤患者
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一般情况下术后5-7天即可开始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一般情况下10天为一个疗程
日常生活习惯
手术解除病变节段脊髓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压迫
术后不良生活习惯若仍然存在
则可能导致未手术节段发病
颈椎手术后的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对于颈椎有益的生活、运动方式有:每45分钟抬头远眺、蛙泳、羽毛球、慢跑等
平时多注意颈椎的保护,坐姿习惯等端正,避免颈椎手术后加重或恶化
手术后应多注意颈部休息和保健,防止过度劳累
加强背部肌肉运动,不仅有助于早期恢复疾病,还有助于避免症状复发
专家介绍:徐宏光,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主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