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黄安华,副主任医师,讲师,外科学硕士,上海市东方医院胆石中心首席专家。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病变,据报道,胆囊切除的标本中有2%-8%发现本病,典型表现为增厚的胆囊壁深入肌层,形成罗-阿氏窦。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获得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最主要的学说是由于胆囊异常收缩导致胆囊腔内压力增高,形成罗-阿氏窦,类似结肠的憩室病。
胆囊腺肌瘤病女性多于男性,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等,以进食油腻食物为其发作的诱因。其中超过90%的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为偶然发现。胆囊腺肌瘤病可以分为三型:局限性(胆囊底部囊壁呈局限性增生,以此型多见)、节段型(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把胆囊分隔成相互连通的2个小腔,以至胆囊形似葫芦)、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局限型胆囊腺肌瘤病易与胆囊癌相混淆,尤其是在无法识别罗-阿氏窦时。
本病症状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无特异性,且常与该2种疾病同时存在,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结合超声、C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胆囊腺肌症的诊断率。
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彻底治疗需行胆囊手术,包括腺肌症局灶切除和胆囊切除两种方法。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病理中偶然发现的胆囊腺肌症, 不需要后续治疗。疑似但全面的影像学检查还不能确诊胆囊腺肌症时, 为排除胆囊癌, 建议及早行胆囊手术。有症状的胆囊腺肌症, 无论合并胆囊结石, 都是胆囊手术的指征。
鉴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和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所有考虑胆囊腺肌症的患者都应首选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只有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气腹者和术中发现腹腔镜下无法完成手术者才考虑开腹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局灶性的胆囊腺肌症可行腹腔镜保胆部分胆囊切除术(腺肌症局灶切除),推荐超级微创系列的针孔保胆方式。而对于弥漫型腺肌症和节段型腺肌症,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推荐超级微创系列的单孔腹腔镜切除术。超级微创系列手术方式,其优点有:(1)隐瘢痕:腹部几乎无可见伤口,主要伤口巧妙地隐藏在脐孔内,美容满意度极高。(2)痛苦少:整个手术过程在全麻下进行无任何感觉,术后可不用止痛药。(3)恢复快:手术当日可及早安排下地活动,第二天恢复进食。(4)住院时间短:术后通常只需1天观察时间,连同术前准备时间一般3天即可。(5)手术恢复快,1周即可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术后痛苦小,切口及感染等并发症机会相比开腹手术大大减少。
在术后,正常情况下手术第二天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以后逐渐过度为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富含纤维食物,应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适量、清淡易消化,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忌油腻、煎、炸及含脂肪多的食品。我们鼓励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当日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一周开始逐渐增加体力劳动,进行恢复性锻炼。并且,术后一周内注意保持伤口干燥、干净,一般情况下不要过早洗澡,预防感染。
随着对胆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胆囊除具有存储、浓缩、排出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免疫、酸碱及肠道菌群的调节能力。因此, 对于胆囊腺肌症是否手术治疗以及采取什么手术方式, 应该结合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术中探查结果综合判断。我们应该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