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45岁的中年女性,因腹痛就诊,肠镜检查先看见息肉,随后乙状结肠发现结肠癌。肠腔狭窄,肠镜勉强通过。在口侧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见到多枚大小不等息肉。
结肠肝曲又发现一处结肠癌,肠腔狭窄,肠镜已无法通过,肠镜下判断已是晚期肠癌。
两处癌变部位取活检后退镜,证实为结肠腺癌合并肝转移、远端淋巴转移。
这位患者病史引人注意的是:兄妹四人,哥哥患有直肠癌目前还在治疗中,弟弟妹妹死于直肠癌。自己也被诊为双原发结肠癌并肝转移。
对于这个家庭是何等不幸!作为医生,除了扼腕叹息,还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像这样具有高危家族病史的人,早应该引起警惕。如果在30岁前检查、防范,结果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我们不能能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尽早发现,延缓其发生。早期予以切除治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么直肠癌直肠癌早期会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引起我们警惕呢?
警惕直肠癌的四大预兆
一: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便秘、腹泻等,大便次数增多也是直肠癌的一个重要表现。往往很多患者出现这种症状时不会联想到是直肠癌。
二、直肠癌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形成,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饮食习惯不健康,常年多食辛辣刺激高烫食物人群及家族多直肠癌类疾病病史人群均为直肠癌高危人群。
三、 直肠癌生长一定程度会出现便血症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大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可变细、带沟槽等症状。显微镜检查粪便时可以发现大量红细胞,所谓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四、出血量多时可以出现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当癌肿表面破溃、形成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可出现脓血、粘液血便。
检查出癌变息肉症状该怎么办?
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率,5%~40%不等,依腺瘤性质、大小而定。所以,发现腺瘤性息肉后都建议切除。
切除息肉有出血、穿孔的风险,依息肉大小、形态、部位、手术医生护士操作经验及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关,也与术后饮食、活动、用药相关。一般情况下,这种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切息肉前,需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一般停药一周以上比较安全。
当然,能否停药,还需参考相关科室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不要轻易停药。另外,术前还需化验凝血功能,正常后方可切除。
从一枚息肉,发展为癌症,需要很长时间,有资料显示一般大于5~10年,但也有发展较快的,这与发现息肉的性质、大小、数目及全身状况等相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是息肉切除后,也需要定期复查。因为首次肠镜可能会漏诊;还有因为可能切除后会留有残端;再者,容易长息肉的人,还会再长。
我们所做的就是,及时检查,发现就切,让它根本没有机会癌变。
预防肠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