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阿哥永琪25岁去世,病因是一种“怪病”,现在却很常见

2019
10/21

+
分享
评论
商丘五院糖足科
A-
A+
慢性骨髓炎是对我们健康影响很大的疾病,但也不是不治之症。

80后的童年回忆,肯定少不了《还珠格格》,里面敢爱敢恨的五阿哥永琪,想必也是不少人钟意的对象。可惜,正是这位深受乾隆皇帝喜爱的皇子,年纪轻轻就被封为荣亲王的阿哥,却在25就英年早逝了!那么,永琪是因为什么死的呢?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4月16日)三月初八日,永琪在兆祥所病逝,时年25岁,谥号纯。在正式的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永琪的具体病因。时任太常寺卿的陈兆仑在《奉挽荣纯亲王二首》的悼文中有“王患附骨疮,不得溃,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其中就道出了永琪的死因。

附骨疮,“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常见于大腿外侧,其实相当于现代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什么是慢性骨髓炎?骨髓炎主要有急性和慢性,五阿哥得的应属于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偶尔为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途径有血源性、蔓延性及外伤性,引起永琪骨髓炎的病因之一可能和他锻炼骑射,长期风餐露宿有密切关系。

骨髓炎在当时并不是不治之症,只是因为它和很多病症有相似之处,容易漏诊和误诊。据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描述,附骨疮“系调治可愈之证”,并非不治之症。不过,附骨疮“初觉寒热往来,如同感冒风邪”,“其肿与肉相似,不甚赤积,日不溃,久乃变于紫黯色。”这些假象造成了医生的误诊。

在《清高宗实录》中,永琪病亡后,“据现在医生诊视,称系虚损所致,若从前起病时,据实奏闻,即可早为防范调治。”可见永琪之死与误诊有关。主治太医张如璠,宋国瑞等人又隐瞒病情,造成药不对症,延误了治疗时机。事后,张如璠,宋国瑞失职获罪,交由内务府治罪处理。

在现在,骨髓炎是很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在我的糖尿病足患者中,不少患者就合并有骨髓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特别大。

骨髓炎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1、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

2、X线检查

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的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

3、CT检查

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骨及显示椎旁脓肿的形成,放射骨扫描在病变早期即有反映,但无法区别感染。

4、活检

对于骨折和肿瘤,可通过椎间盘间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可行细菌培养,从窦道取到的标本培养结果对诊断骨髓炎是不可靠的。

5、碘油造影

为了明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可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

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根据培养及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病灶处死骨及周围血运较差的炎性组织,清除骨髓腔内炎性组织等。

中医治疗:以中医煨脓生肌理论为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对临床辨证"毒热"、"血瘀"、"脓腐"、"气血虚弱"等情况,采用特制的生肌膏、生肌散等,外敷伤口表面,起到去腐生肌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对治疗骨髓炎能取得良好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五阿哥,永琪,病因,骨髓炎,窦道,活检,死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