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远程医疗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政策对远程医疗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以及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远程医学设备等的高速发展,远程医疗已发展为具有成熟模式的新型医疗活动,并具有丰富的服务内涵,对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促进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远程护理会诊是远程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动延续性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实现优质护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远程护理会诊的模式及流程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远程护理会诊的进一步发展。
一、远程护理会诊的模式
目前远程护理会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开展的远程护理会诊,此类会诊需要基层医院提前将患者病例资料整理上传,上级专家参加会诊并提出相关专业意见;二是针对医院收治的患者,组成远程护理小组,利用电话、微信、QQ、微博、邮件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
二、远程护理会诊的有关流程
针对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护理会诊,其会诊流程可以参照远程临床专科会诊的相关制度,主要分为会诊前、会诊中、会诊后三方面。
会诊前,申请会诊机构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程序、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好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并写清会诊目的。
会诊过程中,由申请会诊机构医务人员汇报患者病情及会诊目的,会诊专家询问患者具体病情及症状,双方进行讨论分析,之后由会诊专家给出护理治疗方案。
会诊后,会诊专家填写会诊意见单,并签字确认,远程医学中心人员将会诊意见上传,反馈至申请会诊机构,同时将相关资料归档管理。
针对医疗机构对患者之间的远程护理会诊,一般没有固定流程,多数为创建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申请专用账号,通过交流平台将护理相关的知识上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也有部分采用视频的形式开展指导。
三、结语
远程护理会诊是远程医疗的其中一种服务形式,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节约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但要充分发挥远程护理会诊的作用,也不能仅仅依靠制定合理的会诊流程,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及质量控制,才能保障远程护理会诊质量,促进远程护理会诊的持续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