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历史来看,中国医美行业将迎来“倒逼式改革”

2019
12/26

+
分享
评论
诊锁界
A-
A+
不破不立。

一个行业,要等到“忽悠、花招、砸钱、补贴、价格战”等方式的边际效应足够低甚至为负时,才会迎来“品质、诚信、规范、正规科普、品牌建设”的爆发。医美行业将迎来“倒逼式改革”。

本文来源:诊锁界

作者/口述:龚伟

700家企业专访,5万字中国美业报告的美业观察广受业界好评,其主编龚伟在中国诊所城市年会成都站上从中国医美的70年历史切入,剖析中国成都医美发展现状,提出医美行业“倒逼式改革”的理念。

01.回望医美行业,了解当下新趋势

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做整形手术的医生,医生甚至通过报纸推广整形手术,这在今天是违反广告法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医美行业也在缓慢发展,公立医院建立烧伤整形科和皮肤性病科,有了最早的医美从业者,这个时期内诞生了中国最权威的公立整形——北京八大处和上海九院。

1999年前后,医美行业开始市场化,商业化。医美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独立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独立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是北京的伊美尔和四川华美整形美容医院,现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的前身。

2000年到2009年期间,医美行业供不应求,基本处于稳赚阶段。医美行业开始尝试营销,本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直觉,全中国的医美机构都在主打“韩国整形”。再加上正经历着韩国文化强势输出,韩剧、韩国明星、韩国综艺,把“韩国整形”深深植入了中国消费者认知里。直到今天,中国消费者仍然普遍觉得韩国整形很厉害。

但实际如何,值得商榷。在那个时期,医美机构原本也是医生与消费者沟通,但生意太好了,医生早上8点进手术室晚上8点出来,根本没有时间接门诊,于是医美机构创造了咨询师岗位,即出现了销售人员。

2010年至2015年期间,随着微博的兴起,关于整形美容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开放,大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肉毒素、玻尿酸、激光美容等产品和设备进入中国,催生了后来被称作“轻医美”的商业模式。

在此之前,开一家医美机构需要设置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投资巨大,但这时起只有一个300平方米的美容皮肤科就能单独开小诊所。创业成本大大降低,医美机构遍地开花。

2016年开始,以新氧为代表的网站和APP兴起,医美行业顺势进入电商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弥补了消费者与医美专业的信息鸿沟,消费者更加成熟。直播的崛起使得“网红脸”大行其道,成就了医美行业迄今为止最大IP。

2018年,成都宣布打造“医美之都”的产业政策,成都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正式成立。2019年,家用医美崛起(2018年家用美容仪在淘宝总规模达36亿人民币,今年预计能破100亿人民币),同时,医美行业尤其是机构缺纷纷陷入困局。

从消费者角度看,医美行业消费者消费水平与经济水平高度正相关。这20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增长,城市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虽然2018年所有城市居民一年消费金额不到三万五千人民币,但上海居民消费金额已达七万人民币,相当于欧洲最发达城市的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越高,人们对医美行业的需求就越大,美容、塑形、美牙已相当普遍,第二代皮肤管理、家庭医美、口服美容、私密保养等成为医美行业新趋势。

医美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一致,分为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医疗美容医院、综合医院医美科室。以成都为例,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有407家医美机构,其中民营医美机构占94%。这一方面意味着医美行业走在市场化的前列,另一方面意味着公立医院还有后发制人的可能。

目前,成都有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有21家,以医院、诊所和门诊部居多,像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成都八大处等。而市面上的生活美容机构并没有医疗资质,只有工商牌照,他们如果开展医美业务就是违法违规。

02.医美行业传统经营模式投产比每况愈下

医美行业困局与诊所困境类似:首先,医美在医疗产业链里的地位在持续下降。其次传统经营范式难以为续(税、获客、人才、品牌等)。医美行业的技术源头属于医疗行业,例如玻尿酸最早应用在眼科,骨科,后来人们发现它有填充,除皱的功效,便应用在医美行业;生活美容机构也渐渐引入玻尿酸导入;美妆行业紧随其后,出现玻尿酸精华,玻尿酸面膜。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掌握在顶层,越往下技术越变形,有些号称的玻尿酸精华里,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玻尿酸。

本质上,医美行业上游供应水平决定了医美机构和消费者的需求。医美机构对上游厂家没有议价权,好产品,好设备越来越贵。例如,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研制玻尿酸原材料为主,2018年营收净利润12.63亿人民币,税后净利润4.24亿人民币。

对比而言,好的医美机构一年大约有10%的利润。医美机构面对流量方,也没有议价权。因为医美机构本身不产生流量,有求于新氧、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推广花销越来越大。

医美行业擅长的传统经营逻辑是:医美机构先推出很低价的项目,用足量的广告推广开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户,再针对客户推出精心包装的大项目,希望其中少部分人消费大项目以此赚钱。在流量红利、经济繁荣、监管松弛时期,这个做法是对的。而从去年开始,流量红利开始收尾,经济调整,监管明显加强。

2018年,国内银行存款超过50万的家庭不到600户,这近600户就是医美行业高质量客户,而医美机构大概有16000家,平均下来,医美机构的高质量客户普遍很少。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医美行业传统经营模式投产比越来越低。

03.医美行业迎来“倒逼式改革”

一个行业,要等到“忽悠、花招、砸钱、补贴、价格战”等方式的边际效应足够低甚至为负时,才会迎来“品质、诚信、规范、正规科普、品牌建设”的爆发,因此,医美行业已经迎来“倒逼式改革”。

一方面,医美机构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医美机构应提升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供应决定需求的特征。如果医美机构不能自己研发,至少要对上游技术变迁敏感,第一时间掌握技术红利。

进而做品牌,摆脱价格战的长期而有价值的事。医美机构做品牌不是让自家广告遍布街道,而是让人们眼前没有广告时提到医美行业就能想到这家品牌。成都医美行业品牌竞争还有很大的空间,完全有机会趁胜追击。

另一方面,医美机构要建立自己的人才体系。医美行业有很多高薪低能的人,美业观察主编龚伟建议,如果现在医美机构还要招人,不建议招有很长医美经验的人,如果没有一定识别能力,绝大多数受聘者都是高薪低能,机构亏损都是其次,这些受聘者很可能将医美机构带向淘汰的路线,消耗机构的时间成本。

规范、专业、用心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医美行业的新起点。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中,医美机构重新出发,急流勇进,闯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运作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构建了更好的医美环境,更是为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范式。

//来源:诊锁界 作者/口述:龚伟

//编辑:玉衡

❖ 慎重声明: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国医美,历史,改革,医美,机构,医疗,医院,美容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