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冠心病年轻化,39岁男胸闷,一周后发现心血管堵塞

2020-01-07   香港唯安医疗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冠心病年轻化,有胸闷、冒冷汗等症状应及早求医检查

冠心病年轻化,有胸闷、冒冷汗等症状应及早求医检查

冠心病呈年轻化趋势。有心脏科专科医生表示,大多数年轻患者的心肌梗塞症状非典型,令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延误治疗更会令心脏功能受损。医生引述新国际指引,建议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延长最多3年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心脏病在常见致命疾病中排名第3,其中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为致死主因。香港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引述卫生署2000年至2009年一项调查指出,15至24岁年轻群组中,冠心病发病率每年上升10.7%。

39岁男胸闷 一周后发现心血管堵塞

香港卫生署期刊《非传染病直击2018年9月》,预测非住院人士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水平,其中每10名45至54岁人士中,便有近3名被归类为中风险或高风险,反映冠心病有年轻化趋势。陈良贵称,上升原因与港人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大多心脏病年轻患者的症状非典型难察觉,部分患者或延误治疗。

陈引述一个39岁冠心病个案显示,该男士有吸烟习惯但无惯性病,急性冠心病发前一星期曾感短暂胸闷,但他没有理会,结果一星期后突然病发,送院后发现一条心血管堵塞;虽然手术成功,但该男士的心脏功能已出现轻微受损。

术后服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减复发率

他续称,20至50%患者进行通波仔手术后的病人有复发风险,需持续12个月透过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减低血栓再次形成带来的影响;而透过持续服用双抗血小板药物,综合心血管事件、再次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可减少16%、16%和25%。

根据欧洲心脏学会今年最新指引,急性冠心病(ACS)患者需持续接受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至少12个月;而慢性冠心病(CCS)患者在医生诊断后,亦应接受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至少12个月。另外,如CCS或ACS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经医生诊断后,应考虑延长最多3年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45岁以下心肌梗塞患者,70%从来没感觉到胸痛

心脏专科医生称,45岁以下心肌梗塞患者,事前70%从来没感觉到典型的胸痛症状。他呼吁,市民如果出现胸闷、胃痛、冒冷汗、下颚疼痛和气喘等症状应及早求医检查。

香港唯安医疗温馨提示: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遵从医生等医疗专业人士意见或指导。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