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行业|全球首款血压APP获批上市 三星要和欧姆龙正面“刚”吗

2020-04-23   思宇研究院官方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物联网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前言

近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批准了三星电子开发的“血压APP”为医疗器械。批准移动APP作为医疗器械属于全球首例。    三星称争取今年秋季在市场上推出该APP。  三星电子智能手表Galaxy Watch Active2和今后支持血液测量功能的智能手表将搭载测量传感器。  无独有偶,欧姆龙在2018年就曾推  出过一款只有25毫米厚的血压计智能腕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  2016  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  53.1  亿美元,预计  2021  年将达到  121.4  亿美元,  2016~2021  年期间  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8.0%    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可期!

一、全球首款血压APP

这款血压APP被认定为利用移动APP测量血压的医疗器械软件(SaMD),仅利用手腕上的智能按钮测量血压,能显示用户心脏血压和心率。 韩国食药处表示,该血压APP达到当前普遍使用的自动电子血压计的性能标准。使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时,可允许的平均误差值为正负5mmHg之内,测量心率误差值在正负5%之内。三星电子方面表示,用户通过移动APP可以便捷地测量血压,系统地管理自身健康。
     
       
  二、三星是准备和欧姆龙正面“刚”吗?

众所周知,欧姆龙在电子血压计全球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其生产的电子血压计精准度荣获全球三大权威机构认可。欧姆龙在第一届的进博会上就曾展示了一款可穿戴血压计——只有25毫米厚的“世界最薄”的血压计智能腕表Heart Guide。Heart Guide能够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血压的变化,配有一个可兼作血压袖带的腕带,可通过手表侧面的按钮进行充气。当用户需要测血压的时候,手表上的通气管就会对表带进行充气,还原出一个类似普通血压计的功能,从而检测出血压数据。它还可以在整个晚上监测佩戴者的心率和睡眠质量。

 
Heart Guide能将其数据与随附的app同步,用户可以在其中存储血压数据,心率历史以及睡眠质量。欧姆龙在宣传中说到:这款智能手表相当于一个小型血压系统,HeartGuide中的一些阀门和泵不大于一粒米。据该公司称,腕带是由比钢材强五倍的材料做成的。这允许装置安全地充气至高压而不会破裂。
 
三、5G+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可期!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通过与人体的无缝连接,获取人体的生理健康数据,从而便捷地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常见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主要有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眼镜、智能服饰或鞋子等,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无线互联、多媒体技术实现与人的无缝连接,采集人体的生理健康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并上传到系统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经过分析后将健康结果反馈给用户,为用户的医疗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普适性可穿戴医疗设备;二是专业性可穿戴医疗设备。普适性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为大众人群设计的普适性的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比如:苹果的AppleWatch、Fitbit智能手环等),这类产品很大的两个特点就是:技术壁垒不高;受众人群比较广,包括健康群体、亚健康群体及疾病群体。专业性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为疾病群体专门设计的比较专业化的可穿戴设备(比如美敦力的胰岛素泵等),这类产品很大的两个特点就是: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受众人群相对较小。
 
2018年苹果在其秋季发布会上,拿出了杀手锏Apple Watch Series 4——不仅可录制心电图,并且创新性地通过了FDA医疗器械认证。这意味着,从此,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专业医疗设备数据,供医生参考。
             
而这种可穿戴设备是物联网医疗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国外风险投资公司PureTech制作了一张关于“从身体提取数据的可穿戴”信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致15个分类,包括:体温、运动、睡眠、血压、血糖等。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公司,例如:Nike、Fitbit、Garmin、Google等。
              
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1.9亿元,2016年达到23.7亿元。另外,从2014年开始,移动医疗领域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同年增长52%。可见移动医疗和智能可穿戴都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且他们相互二者的结合将会产生更多的可能。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物联网也逐渐像互联网一样,开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更多的医疗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把医疗领域的一切事物互联起来的想法变得更加迷人。越来越多的医疗软件、服务、产品和设备公司在物联网方向发力,为其产品、服务、生态赋能。
 
结语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物联网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来源:网络
整理:思宇医械观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