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天门一医:“一家不输老牌三甲医院”的战疫与复工之路

2020-05-08   健康县域传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复工后何去何从?看湖北“天门一医”带来的思考与经验。


记者:高天和

通讯员:董世海、谭彩华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2月6号,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2月8号,国家专家组到天门指导工作。”


“3月5号,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一行来天门指导工作,对天门市抗疫工作给予肯定。”


“3月7号,省委书记应勇深入医院检查指导,称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不输老牌三甲医院。”


“3月13号,急诊和普通门诊恢复日常诊疗。”


“3月20号,496名确诊患者全部‘清零’,以湖北省16个地市州第4位的治愈率,取得战疫阶段性胜利。”


“4月12号,医院被指定为全市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


“4月13号,医院全面恢复诊疗,日均急诊人次恢复到 179人次,日均门诊人次恢复至1236人次,最高日门诊人次达到1953人次。复工复产人员咽拭子采集12651人次。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并行,缓冲病区、隔离病区、普通病区共存,‘五大中心’工作步入正轨。”



目前,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天门一医”)已经陆续、全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应对疫情,组建“作战指挥部”


 


“天门为湖北省直辖市,武汉城市圈成员,与武汉直线距离约90公里,公路交通距离120公里左右。据天门市有关部门统计,春节前经武汉到天门的人口超过10万人,一度让天门的疫情防控压力倍增。”天门一医院长严想元坦言。


为全力应对疫情冲击,天门一医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设立8个线上沟通平台 、6套4G网络对讲系统 、51个工作方案流程 、200个点位实时高清监控,开设24小时值班制与每日晨会工作制度,开启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作战模式。



记者了解到,天门一医采取了“一支队伍、一个标准、一套方案” 管理模式。挑选出政治素质强、身体素质好、新老搭配、专业互补的最强医护团队进行配置,同组科主任、护士长上岗与隔离轮休排班同步。各区域按现有科室建制,每天召集小组长会,传达院指挥部工作安排指令后,组内分层传达。


“通过每个隔离病区开放及隔离点设置,指挥长均带领医疗组、护理组、院感防控组、总务后勤组、安保组提前介入,规范三区两通道,改装病室门锁方向,疫情防控培训人人过关。为更大限度增加开放隔离病区床位数,内科楼13个病区、门诊楼11个病区分别共用办公区、缓冲区、脱卸区,其中脱卸区安排专班24小时值守 。”严想元介绍说。


天门一医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采取了全周期的管理方案。疑似患者单间收治,确诊患者集中收治,诊疗护理遵循防治指南,病区管理、陪护管理遵循防控指南,出院闭环管理(集中隔离-期满复查-康复随诊)。逐步开设并统一管理全市新冠肺炎救治的4个院区、7个院外隔离留观点。最大容量开放病房近1000个,开放床位近3000张,累计投入工作人员2000余名(含山西援鄂150人)真正做到“床等病人”,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筑牢基础。


所有疑似、确诊病人集中收治到医院及托管院区,保证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疫情防控期间,单日发热门诊就诊最多216人次;单日转移、安置患者最多199人次。4台CT、6台负压救护车、4台血液滤过机、6台血透机、2台移动DR、140余台呼吸机及高流量给氧装置、300余台心电监护仪、500余台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设备全面投入新冠肺炎患者的检查、治疗与抢救工作。

 

特殊患者,提供特殊关照


“所有重症患者集中在感染楼救治,与山西医疗队密切合作、共商施策;所有危重症患者集中在ICU治疗,采用‘一人一策,一人一方案’ ,重点查房和MDT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与山西省及省内四大家医院建立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建立全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微信群,与国家级救治专家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指导救治方案。严想元表示。


为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天门一医集中优质专家,统筹建立市级专家团队,负责危重症、重症患者的救治;成立阅片专家团队、呼吸支持小组、气管插管小组、血滤小组、新冠肺炎急诊手术小组、危重症护理小组、医院感控小组,既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


此外,天门一医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阅片专家组评估肺部CT表现,发热门诊导诊人员评估体温、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发热门诊医生评估血常规结果及病人主诉,综合判断后对门诊发热病人进行病情分级,危重症迅速转运至ICU救治,重症或微重症收治到感染病区,轻症收治到普通隔离病区或三医院、妇幼保健院。


严想元强调,“特殊时期要关注特殊患者,例如我们将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ICU进行治疗,对其开展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强调早期呼吸机治疗、早期气管插管、早期康复,让患者从入院时使用呼吸机治疗恢复到能站立行走。尿毒症新冠肺炎患者则采取危重患者床边CRRT治疗。候口分院三天完成透析设备组建,确诊及疑似患者单区集中隔离、透析不间断。危重孕产妇新冠肺炎患者、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则根据其身体状况具体施策。”

 

恢复元气既需外力,更要自力更生


“在复产复工方面,加快恢复医疗服务,天门一医要求‘八个一’:做一次彻底终末消毒工作、制定一个医务人员返岗方案、建立一支院感督导队伍、盘点一次防护物质储备、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开展一次全员培训、成立一个防控专项工作组、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同时把好五个关口,再造四大流程,强化医务人员、工勤人员、院外人员三类人群管理。”严想元表示。



通过把好进入医院关口、把好门急诊关口、把好入院关口、把好病房关口、把好行政楼关口,对门诊就诊、急诊入院、平诊入院、复工前核酸检测流程的再造,有效地保证了复产复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相结合,不漏掉一个可疑的病人。采取预约形式,患者凭身份证自动打印诊断结果等,严守天门防疫大关。


天门一医党委书记徐必生表示,“天门是重灾区可以说毫无疑问,据市有关部门统计,春节前经武汉到天门的人数达10万人次,因此我们疫情防控的压力非常重。尤其是早期我们天门的疾控中心,在核酸检测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当时疾控的检测能力有限,每天是16个标本,疫情突然暴发后,确诊能力极大不足,导致前期死亡率快速飙升,这让市政府和医院都面临巨大挑战,每天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就是死亡率的问题。”


“一场突发的疫情,让医院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支出反而大大增加。2、3、4月份期间医院收入赤字大约8600万。比如疫情期间购买的呼吸机、血液滤过机、血透机、负压救护车、移动DR等,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县级医院来说,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应该来说,医院的经营状况给我们的压力很大,截至到今天,我们住院病人不到1400人,去年同期是2100人,恢复比例还不到70%。现在,为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是预支了下半年的资金,按去年同期的标准,先行发放绩效。


徐必生坦言,“天门一医也跟周边县市的汉川、仙桃、潜江不一样。这一些周边县市的医院,都是本院内设置救治区域,天门一医则是整个医院急诊、门诊的工作全部停掉,而且还要承担妇幼保健院、三医院轻症患者的转移工作。这些医院的相关费用和指导工作,全部是天门一医的医护人员在进行督导,处理压力非常大。”



“卫生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医院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有资金来源做保障,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或医院增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冲击,许多医院寄希望于‘等、靠、要’。如果等也等不来,靠也靠不住,怎么办?增收在受到医保支付控费‘瓶颈’制约的同时,医院还要面对居民收入下降影响就医需求的问题。面对疫情的影响和冲击,我们目前在向政府争取,在政府认可去年整个医保基金的份额后,借助国家今年取消药品和高值耗材加成的政策优势,调整收入结构,进行成本管控。”徐必生介绍道。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