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牙竟然还有蛀牙坏牙,原来是这个习惯错了
我们知道,刷牙和洗脸一样,是生活每天必备的仪式感。有没有每天刷牙,似乎成了爱干净与否的判断标准。
但直到长大后才发现,哪怕我们坚持天天刷牙,依然没能保护好牙齿。牙龈萎缩,牙齿龋坏纷纷找上门。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坚持每天刷牙,牙齿还是坏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罪魁祸首其实是错误的刷牙方式!小编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发现不少人都中招了。
这些错误的刷牙方式,你也许在做
1刷牙时间过短
牙科医生提倡刷牙至少要刷够2分钟的原因是,成年人有28颗牙齿,每颗牙需要刷3个面的话,算起来是84个面,平均下来每个面也还没刷到2秒钟。
想想看,如果要把每颗牙都彻底刷干净,2分钟还差得远呢。
但在生活中,大多人的刷牙时间可能达不到2分钟,而有些朋友可能1分钟不到就完事儿了。
这刷牙时间打了折扣,还能刷干净吗?当然不能。
2刷牙不刷舌头
要知道我们的舌头表面并不是光滑的,如果对着镜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舌头表面凹凸不平,一看就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大量研究证明,舌苔上的某些细菌会分解蛋白质,产生有臭味的含硫化合物,也就是平时聊天能感觉到的口臭。
而且,口腔细菌可能会通过接吻、共餐传染,如果你刷牙不刷舌头,很可能就会“一人口臭,全家遭殃”,把引起口臭的细菌传播给亲爱的Ta。
3拉锯式刷牙
回想下今早起床洗漱的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拿着牙刷“拉大锯”......如果是的话,可得好好注意了。经常有人感觉牙齿比较敏感,稍微受点冷热刺激就敏感痛。结果来医院一看,牙齿颈部已经出现了楔缺。
为啥会出现楔缺?原因竟是刷牙太用力!
很多人认为,用力刷牙,更能把牙刷干净,于是粗暴地“拉锯式刷牙”,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把牙齿刷成了“锲状缺损”。
所以,正确的刷牙方式真的很重要。
如何正确刷牙
“巴氏刷牙法”,它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刷牙方式,能够有效去除牙菌斑,避免牙齿出现“锲状缺损”,被美国牙医学会(ADA)等权威机构强烈推荐:
首先,挤出一颗豌豆粒大小的牙膏。
其次,把牙刷放靠近牙龈边缘的地方,与牙齿成45度角,短距离水平刷动,然后顺着牙间隙上下刷(切记,千万不要横着刷)。
不管是先刷左边再刷右边,还是先刷右边再刷左边,都得上下交替,从外到内,确保每颗牙齿刷10秒。
很多朋友会跳过臼齿、门牙内侧和舌头表面,这些地方最容易藏匿牙菌斑,记得多提醒自己几遍,刷上一周也就能记住了。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如果没办法坚持2分钟,教你个小妙招,可以边放歌边刷牙,歌曲结束了牙也刷完了。
虽然正确的刷牙能最大可能的保持牙齿清洁。但长期下来,也可能有牙结石堆积,对牙龈和口腔健康造成健康威胁。因此定期的洁牙和口腔检查非常必要,不仅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还能清除堆积的牙结石,给口腔营造干净的环境。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