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肺部CT检查怎么选?
2020年2月5日,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以下简称“方案”),临床特点中肺部CT影像特征是: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同时,诊断标准明确指出其中重要一项是“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此后,武汉市影像学专家张笑春“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总会开出各种肺部CT检查,有胸部CT平扫,胸部增强,低剂量胸部检查,高分辨率(HRCT)CT检查等等,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部分患者认为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其实不一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胸部CT检查。
胸部检查分为胸片和CT两类,CT下又细分胸部CT平扫、胸部低剂量CT、胸部高分辨CT(HRCT)、胸部增强CT等。目前胸片仍用于常规体检,作为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费用低、辐射剂量低,简单易行,且可以诊断常见病多发病。
如果是想体检检查是否存在肺部病变,建议选择肺部低剂量螺旋CT,别选胸片。因为只有大于6mm的肺部结节,才可以在胸片上看得到,言外之意就是有一部分肺部病变,胸片是看不到的!而且胸片清晰度没有CT高,所以很多时候胸片会出现看不清楚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肺部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高达80%!
CT与X线对比,最大的优势之一是CT图像不同平面的解剖结构不会互相重叠。具有精细的密度分辨率。
胸部CT平扫
胸部CT平扫是临床最常见的胸部常规检查之一,相对于HRCT,分辨率相对低一些,用于急诊、门诊常规病变的检出,疾病的随访复查,常规CT则是肺窗层厚为7mm或10mm,显示软组织的纵膈窗采用的低空间频率算法。对于一些细微结构,CT平扫只能显示HRCT中的30---47.8%,但足够临床诊断。
高分辨CT(HRCT)
肺部高分辨CT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之一,HRCT主要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如肺部可在肺小叶水平上认识肺的解剖结构(显示肺小叶间隔、小叶支气管、小叶肺动脉和小叶间肺静脉)。而常规CT不能显示肺间质结构。
胸部低剂量CT(LDCT)
更应该选择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结节的早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辐射量小,分辨率高的优点,更适合肺部结节的早筛。对于低剂量螺旋CT的推荐人群,肺癌防治指南(2019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胸部增强CT
与普通CT之间的区别在于扫描过程中注入对比剂,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在CT扫描的时候,病变显影更为清楚,可以非常明显的显示病变与血管之间的相互关系。
选择增强CT检查的时机主要是肺部肿瘤患者,需要鉴别良恶性;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前详细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良恶性及制定手术方案很有帮助。
肺动脉成像
用于检查是否有肺栓塞,可用于术前检查检查是否有肺栓塞,对于术前检查十分有必要。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