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徘徊人间? ——前“非典”医生的观察和思索(二)

2020
05/27

+
分享
评论
周鹏心视野
A-
A+
迄今为止,不同专家对新冠疫情走势迥然不同,说明我们对新冠感染性疾病的认识还非常肤浅....

 新冠疫情,徘徊人间?

——前“非典”一线医生的观察和思索(二)

对疫情,我们需要有些预判

       预测,就是根据现有的经验和趋势,对未来不确定的东西作出某种猜测、预判,这是要冒很大风险(指预测的准确性)的。但我们需要预测,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各种可能的走势有个初步的预判。根据这些预判推测的各种可能性,在个人层面,能更好应对自己未来Business(事务、商业或生意)的预判,比如说减薪、自谋职业等;在国家层面,警戒好这些可能性,好沉稳和理智中应对好新冠疫情给经济、政治、国家安全和人类命运带来的巨大震荡(Shock)......

      篇小科普文章,对张文宏教授等人的另外一种预测,做些正反两方面的解读,事实上也是猜测。

      需要说明的是:迄今为止,不同专家对新冠疫情走势迥然不同,说明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和其所致的新冠感染性疾病的认识,还非常非常肤浅。任何人对新冠疫情走势的预测,与预测股市和期货一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猜测性......

      上一篇小文章解释了一下钟南山院士、法国地中海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迪迪埃•拉乌尔和以色列医学中心首席执行官兼国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加尔•巴尔巴什三位大拿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预测:此次新冠疫情会“绝尘而去”。

      新冠疫情会“绝尘而去”的主要支撑点就是炎热的夏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耐热,并有先例:2003年绝尘而去的“非典”。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2003年的“非典”病毒(SARS-CoV)属于兄弟姐妹病毒。

      详细介绍请点击下面上一篇小文章的链接: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00523/content-1115914.html

      上述观点有个站不住脚的地方:在湖北天气还比较冷的时候,东南亚和南半球的新西兰等比较热的地方也产生了疫情或也出现了患者。因此,对新冠疫情同时有了其它推测,其中之一:

新冠疫情,徘徊人间?

      张文宏教授在3月中旬认为: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张文宏教授的以上预测,理由也是有比较充分的:从3月中旬起,新冠疫情开始以十倍的疯狂迅速扫荡着“地球村”.......笔者3月15号到洛杉矶时,美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性疾病(Covid-19)的患者数是3千多,今天,是100多万!俄罗斯等国的疫情,在当下、在眼前,还在处于不断上升阶段......

      而且,直到今天,即使新冠疫情已经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拐点”,但总体上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致死性,还是仍然比较稳定。

      张文宏教授的预测,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点: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很大的病毒,也是最大的RNA病毒,目前认为它在复制过程中,有自身校正机制,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复制后的稳定性、减少了突变频率,即对新型冠状病毒“稳定的传播性和稳定的致病、致死性”起作用。业已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带了一个外切酶,它的自身校正机制,是否和这个外切酶有关,希望能得到相关专业同事的进一步指点。

      下面这张前几天发出此文前新冠疫情趋势图,也为张文宏教授等人的推测,提供了支撑:不同纬度地区、南北半球都有,北半球的夏天就是南半球的冬天。如果北半球炎热的夏天不适合新型冠状病毒生存,它们还可以坐飞机到南半球去一边避暑、一边在我们的身上肆意吃着“霸王餐”的同时危害我们。

      但下面这张也是前几天的趋势图,也有可能使得天平向“疫情不会持续存在”等其它预测倾斜: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出现平台期和拐点。

      预测,就是根据现有的经验和趋势,对未来不确定的东西作出某种猜测、预判,这是要冒很大风险(指预测的准确性)的,比如,对股市、期货交易的预测;比如,某银行的理财专家们对“原油宝”预测......当初,笔者也对张召忠局座格外痴迷,吃饭的时候也在痴呆呆地看局座对伊战的预测......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有自身校正机制,但它仍然属于一个高频突变的RNA病毒,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其预测难度之大,远远比股神巴菲特对股市的预测难度大。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有限认识,对新冠疫情“绝尘而去”还是:“徘徊人间”的预测,赌的就是两点:

      第一:等待夏天的来临,不耐热的病毒会自然消失。

      第二: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是RNA病毒突变频率加快的重要促成因素,也使得新型冠状病毒面临更大的“自然选择”压力——突然有一天,病毒就很有可能离开人类,跳跃到其它物种身上去继续吃它们的“霸王餐”去了。

      2003年那场引起“非典”的“SARS”病毒就是这种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姐妹病毒。

      顺着“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这个预测发挥下去,有其它人做出了“新冠病毒也可能像乙肝一样,长时间长时间在我们体内。”这种预测。

      ——这种说法从病毒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角度看,不太靠谱:乙肝病毒和新型冠病毒是两回事。尽管两者都是靠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谋生,乙肝病毒吃的是“软饭”,新型冠状病毒吃的是“霸王餐”。

      乙肝病毒是DNA病毒。DNA病毒中除了痘病毒外,都需要先从上天那里搞到两把“骷髅钥匙”即“万能钥匙”(第一把打开我们的细胞膜、第二把打开细胞核核膜的钥匙)、进入细胞核后,才能进行复制。对乙肝病毒来说,它进入我们细胞核后,它的有些遗传物质比如编码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就要整合到人自己的遗传物质DNA中与其共存并不断表达,除非被感染者自身免疫功能明显转好,否则乙肝表面抗原将长期呈阳性——乙肝病毒,是“吃软饭”的病毒,既然是“吃软饭”,脾气就没有那么暴躁,一般能与宿主细胞相对比较长期共存。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它只有也只需要一把“万能钥匙”打开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并骗取宿主细胞的溶酶体或过氧化物酶等轻轻给它脱去外衣后,就开始表达、复制、装配、释放出宿主细胞——在人体细胞内吃的是“霸王餐”,有点相当于电视剧《征服》中的刘华强、强子那种。

      ——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和乙肝病毒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COVID-19)即使今年夏天结束不了,也不可能像乙肝病毒那样与人长期共存。

      新冠疫情,“地球村”上一团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真的要演变为一场经久不息的火?时间,很快会检验这一切预测,我们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天......

      作者简介: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京东方(BOE)健康事业服务群心血管疾病专家、京东健康心脏中心特聘专家。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新型,我们,冠状病毒,疫情,预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