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医生猝死,一路狂奔的优秀医生!为每一位医生敲响了警钟

2020
06/03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近日,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市立医院的阮建伟教授,在上海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疾病,于2020年5月28日凌晨5时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终年48岁!

42101591139863625

从公开资料,我们得知: 阮建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院长助理、兼骨科中心主任。

82131591139863766

浙江省运动医学委员,国际ISAKOS委员,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运动医学首席医生。   曾经在国内先进医院和德国、韩国接受专业培训,擅长关节镜微创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平台骨折、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丰富的经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个人专业培训经历: 99151591139864255 从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和行业成就,我们不难猜测他是如何人前背后的努力。花费多时间学习,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这或许也是频繁发生一些优秀青年医生猝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还有去年5月28日清晨,安徽蚌埠市某卫生院的吕前进医生,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年仅38岁。

99491591139864397

据知情人表示,吕医生手术的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本来是一个很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吕医生却感到压力非常大。 在去世前的20多天都没怎么睡好觉,每天巨大的压力,靠抽烟来排解。再加上长期的熬夜,身体终于垮了。这个术后感染的病例,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66921591139864571

还有下面去年这些新闻,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2019年11月1日上午8时15分,我院麻醉科医师江金健被发现心脏骤停,医院立即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抢救,江金健同志仍不幸离世,终年30岁。 

7月4日,1988年出生的中科院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青年医生、副教授肖育众被发现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1岁。   

6月30日,1987年出生的北京大学眼科博士,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博士不幸离世,年仅32岁。 

6月28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医生张恒伟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8岁。 ...... 

从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猝死事件来看,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死痛,在健康面前,其实医务人员并没有豁免权,患病风险并不比普通人群低。   医学人才资源宝贵,一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离开是家庭的不幸、也是患者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损失。 医生过劳过累看似一定程度缓解了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的症结,长远而言这种饮鸩止渴的职业生态,不仅戕害了医生的合法权益,更是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失。

72111591139864665

导致频繁发生医生猝死事件的原因,首先是长期的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工作量大,压力也大,长期处于慢性疲劳及应激状态下,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并且,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家庭、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

医患之间多一份体谅,也能减少医生不必要的顾虑。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死痛,请多点理解和关爱。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患病风险并不比普通人群低。

医学人才资源宝贵,一位优秀医生的离开是家庭的不幸、也是患者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损失。

因此,人民日报曾发文强烈呼吁:医生太累了,好好歇歇吧!愿社会多点理解、多点感恩、多点关爱,莫让医生过劳猝死的悲剧再三重演!

82271591139864837

对于医院而言,医生是一个人;但是对于家人,却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对于逝去的医生家人来说,此后经年,日子虽然还在,但生活却不在了。 因患癌病逝的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于娟曾经在网上发表过一部非常著名的《生命日记》,其中她详细叙述了她死前的一段生命轨迹: “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18761591139865025

一次又一次的医务人员猝死事件,一次又一次死亡的代价,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重视疲劳信号! 虽然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关爱病人是医生的天职,但是生活和生命是自己的,不要过于玩命的工作牺牲自己的健康,要学会放下,学会张弛有度,请珍重自己的生命! 每一位医生都应敲响警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多关注一下自身的健康。

46661591139865430

网友评论:

杨焜茗:停停忙碌的脚步,放下手中的活,坐下来喝喝茶,听听音乐,全心身放松,放松,再放松!我最亲爱的同仁们!

陈:昨天才听到一个医学专家的演讲,每年查ct看心脏情况,如果冠状动脉堵塞百分七十五就去做塔桥手术。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不可缺少,其中预防最重要。

景奕:不要太累,不要太胖。不要奢望,不要贪婪。定期体检,医生也是普通人,不要以为自己可以逃脱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最后一句话:优秀的中青年医师又少了一个,对社会、医院来说迅速有人替补,院长助理等职务,也许干的更出色。对同事来说,几百块钱白事礼金而已。对家庭来说,这才是无妄之灾。

希望逝者安息,希望生者珍惜!请医者们警醒,社会警醒,希望天堂不在有过劳逝世的医者!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生,警钟,敲响,医学,家庭,博士,猝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