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良性脑膜瘤能活多久?脑膜瘤预后因素有哪些?

2020-06-03   parpar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良性脑膜瘤存活时间长吗?如何提高预后?

  脑膜瘤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发病率为每10万男性每年3-4例,每10万女性每年9-13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在60、70岁时达到高峰。脑膜瘤生长较为缓慢,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因而,有相当一部分脑膜瘤被发现时已长的十分巨大。组织学上,大多数脑膜瘤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级,因此被认为是良性肿瘤。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作用仍有争议,主要用于辅助治疗非根治性切除或复发的脑膜瘤。脑膜瘤的预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除了脑膜瘤本身的级别(I级、II级、III级)以外,脑膜瘤切除的程度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第一位重要因素。多名神经外科工作者研究报道的5年复发/进展率在全切除后约为10%,在非根治性切除后约为45%。详细见下表

  脑膜瘤患者5年复发风险的文献综述(全切手术、非全切手术、手术+放疗5年复发率)

7630159116289916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切手术的复发率明显是低于非全切手术的复发率。因此,脑膜瘤,手术一般是根治性的一线解决办法,手术切除程度往往也决定着治愈率的高低。虽然据报道,WHOI级脑膜瘤的生存率很高,但如果发生并发症或功能受损,也会降低生活质量。

  脑膜瘤级别、切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5181591162899342

  Ⅰ级:肿瘤全切除并切除肿瘤累及的硬膜和颅骨;

  Ⅱ级:肿瘤全切除并用激光或电灼肿瘤附着硬膜;

  Ⅲ级:肿瘤全切除,肿瘤附着的硬膜没有任何处理;

  Ⅳ级:部分切除肿瘤;

  Ⅴ级:单纯肿瘤减压或活检。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临床和基础观察提出Simpson0级切除的概念,也就是切除受累硬膜周围2cm的正常硬膜。

  I级脑膜瘤一般是良性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楚,大部分肿瘤可行Simpson 0级切除治愈。对于II级和III级的脑膜瘤,可采用I-V级法,但是术后易复发。研究显示,SimpsonⅠ、Ⅱ级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为4%~9%,SimpsonⅢ、Ⅳ级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25%~45%,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复发率逐渐增高。

  脑膜瘤位置复杂为什么会影响预后?

  关于脑膜瘤位置特殊,很深,复杂这个问题。为什么位置复杂的脑膜瘤预后会差些?枕骨大孔区、斜坡位置深,风险高,可操作空间狭窄,切除肿瘤必须跨过很多神经,容易损伤神经及脑干。大脑镰和矢状窦的脑膜瘤,很多医生只切肿瘤,不切脑膜(因为肿瘤侵及矢状窦,这是静脉窦,容易出血,切除脑膜,难度高)。因为它们会影响手术的可及性并确定是否可以完全切除,并保证患者正常的神经功能不受损伤。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德国INI Helmut Bertalanffy教授以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2014年至今)、Takehsi Kawase教授等关于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论文:Microsurgical management of ventral and ventrolateral foramen magnum meningiomas中很好地证实了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是一种安全、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该论文报告了19例经背外侧枕下入路手术的大孔脑膜瘤患者的经验,每一个病例中都实现了肿瘤的完全切除,通过案例术后效果跟踪,研究人员强调了这些病变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意义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基于每个患者的显微解剖细节能够有非常细致和个性化的术前手术方案定制,这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大大提高,二是在过去的5年里,这些病例都没有死亡,也没有神经并发症,这种效果不论是对于医生还是对于患者来说,无疑都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复杂位置巨大脑膜瘤案例报告一则

  简要病史:王女士,60+岁,退休老师,2012年就检查出有“左侧额部大脑镰旁脑膜瘤”,由于肿瘤不到3cm加上无症状,先进行了保守治疗。2018年复查,脑膜瘤已大于5cm,逐渐出现肢体无力,复查MR显示肿瘤侵犯静脉窦、压迫功能区。手术难度大,肿瘤因为靠近大静脉窦难以全切,且肿瘤靠近运动功能区,术后瘫痪可能极大(60-100%不等)。

16941591162899408

术前MR脑膜瘤钙化和瘤周压迫、水肿效应明显,且已侵袭矢状窦,压迫运动功能区

72551591162899504

      术后情况—手术结果:肿瘤全切、矢状窦成功重建、运动功能区无损伤。术后当天即拔插管,术后1天迁出ICU,术后第2天,可以在护理人员搀扶下走路康复训练,术后5天已经可以独自走路,无需陪同,肢体肌力明显好转,术后1周+,恢复地和正常人一样,精神状态很好。

  在最近的回访中,王女士除了有偶尔的头痛外,其他状况非常好。

  从长期来看,45-65岁的世界卫生组织I级脑膜瘤患者的生存逐渐受到挑战,大多数患者有长期的神经功能缺陷。死亡率过高似乎与肿瘤复发和中风有关。由于脑膜瘤患者是脑瘤长期存活者的最大群体,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改善肿瘤控制和减少长期后遗症。

      转载自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关键词:
神经外科,脑膜瘤,肿瘤,手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