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打游戏是网瘾?需警惕抑郁症!

2020
06/12

+
分享
评论
浙人医
A-
A+
家长:玩手机、打游戏,打到手都抽搐了,你这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

近日,一位烦躁不已的妈妈带着孩子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接诊的廖峥娈副主任医师发现,孩子右手插在衣兜里一言不发地站在一边,对妈妈的数落充耳不闻。

廖医生

打游戏好玩吗?你平时都玩什么游戏?

不好玩。

小宇

廖医生

不好玩为什么还要玩呢?

就是烦,不想干其他事情。

小宇

经过交流

廖医生发现

这个叫小宇的孩子问题不简单

不是妈妈认为的“网瘾”

而是抑郁症

不是游戏成“瘾”

而是游戏“浇”愁

小宇上初中了,但是每天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尤其是这个寒假不出门,“忘我”地沉浸在游戏中,开学了也不想去上课。“让他走动走动,到最后房门都不给我们开了。说也说了,骂也骂了,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请医生来帮帮我们。”妈妈倒了一肚子苦水,表示对儿子的“网瘾”无能为力。

经过一番交流,医生得知,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平时只看到孩子打游戏,却没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一年前就因为学业压力开始出现情绪低落的“丧”状态,不愿意交流,成绩下降,心烦易怒。“不想跟人说话,打游戏可以打发时间。”小宇说。

45991591917011855  

廖峥娈医生在门诊(资料图)

“孩子沉迷游戏,本来就是父母的一个大难题,但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沉迷游戏只是表象,抑郁症才是背后的原因。”廖医生表示,近几年她接诊了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借打游戏“浇”愁。父母如果揪着“打游戏”这个点管教孩子,孩子的状况不仅不会有改善,还可能加重孩子逆反心理,使情况更加糟糕。经过专业评估,医生认为,小宇已经到了必须住院治疗的程度。

游戏很“燃”

但心情仍然很“丧”

抑郁症患者还喜欢打游戏?

不,这和“喜欢”一点都没关系。

抑郁症的孩子少言懒动,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来,烦躁不安,但游戏却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的环境,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解脱和放松。他们沉迷于玩游戏,但一点都没有“燃”的感觉,相反还挺“丧”的。

43341591917011951 图片来自摄图网

廖医生说,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抱着手机玩游戏,家长要高度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

是不是经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不爱言语,不爱和同学交往?家长多说几句,孩子就大发脾气,严重时还摔东西?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请一定要带到精神卫生科来进行专业的评估。

廖医生提醒,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打游戏就是“青春期叛逆”或者“游戏成瘾”而随意责骂。

少年已知愁滋味

父母不可乱推诿

别以为孩子没有烦恼!别以为孩子的烦恼都不是大事!廖医生说,她曾接诊过一位高中生,一天能叹气几百回,说一句话就要叹气,父母觉得他小题大做,十几岁的年纪能有什么忧愁的,结果当天就被诊断为“抑郁症”收治住院治疗了。

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大约有3亿多人,大约有3000万人有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年抑郁更是常见。 

廖医生指出,从多年的接诊情况来看,现实中身为“问题父母”而不自知的有不少,对孩子过度关注,控制欲强,过于强势,习惯于“管教”孩子,或是缺少关爱和陪伴,与孩子没有足够的交流互动,有些父母自身也很焦虑,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抑郁的“问题环境”。

47181591917012040

图片来自摄图网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一次机会,一次修复关系的机会,帮助孩子完善人格的机会,更是让家长自己觉察和成长的机会。

抑郁症患者常常“一个人独自悲伤”,他们的感受是真切的,不是“作”,也不是“叛逆”,家长如果能及时觉察到孩子的情绪问题,应给予更多理解和关爱,至少在这个时候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一般来说,轻度抑郁症可进行心理治疗,视具体情况是否需要药物辅助。但中重度抑郁症,还是需要尽早接受药物治疗,并且结合相关的心理治疗。

22831591917012139 图片来自摄图网

抑郁症就像心灵上的“感冒”一样

每个人都有可能不期而遇

勇敢面对,积极治疗

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心理治疗,抑郁症,网瘾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